《液晶顯示器件技術》由鐘建主編,對當今主流的液晶顯示器件及其相關技術作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括介紹液晶和液晶顯示器的研究開發(fā)歷史,并簡單地介紹了液晶模組;第2章詳細介紹液晶的基礎知識,包括液晶物理性質與光學特性;第3章介紹液晶化合物和液晶材料;第4章介紹液晶的場效應;第5、6章分別著重介紹液晶顯示器的
《光電子器件(第2版)》(作者汪貴華)著重講授光電子探測與成像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內容有:半導體光電探測器、光電倍增管、微光像增強器、真空攝像管、CCD和CMOS成像器件、致冷和非致冷紅外咸像器件、紫外成像器件、X射線咸像器件!豆怆娮悠骷(第2版)》適合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學等專業(yè)本科生作為
《行波管中的微波測量技術》圍繞行波管研制和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微波測量問題,從相關的微波技術和微波測量的基礎知識出發(fā),深入到各個測量領域,對行波管的主要參量及其副特性的現(xiàn)代測量理論和方法,結合作者自己的長期工作經驗、科研成果和觀點,進行全面而具體的論述。既有相關基礎理論的系統(tǒng)介紹,又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對每種方法都給出了
本書內容組成共有7章。分別是:第1章緒論;第2章車載跳頻通信系統(tǒng);第3章跳頻通信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章跳頻通信干擾策略;第5章跳頻通信干擾系統(tǒng)設計;第6章變速跳頻通信系統(tǒng)設計;第7章變速跳頻抗干擾性能分析,主要分析變速跳頻通信抗跟蹤式干擾的性能,介紹了跳頻擴譜信號分選以及進行了偵查干擾性能仿真等。
本書是電子信息系統(tǒng)復雜電磁環(huán)境效應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分析并凝煉科學問題和研究方向的基礎上,制定的研究路線圖。書中規(guī)劃了實驗室在復雜電磁環(huán)境效應領域的總體研究目標,重點闡述了“復雜電磁環(huán)境特性與模擬”、“復雜電磁環(huán)境綜合效應機理研究”和“電子信息系統(tǒng)效能評估理論”三個方向的需求與挑戰(zhàn)、研究內容及研究路線圖。本書有助于廣大科
《醫(yī)學電鏡技術及應用》總結了作者多年開展電鏡技術所獲得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融合了國內外多種先進技術和理念!夺t(yī)學電鏡技術及應用》分為3篇,共23章,介紹了電鏡及電鏡技術、細胞的超微結構和超微病理、組織超微結構和超微病理等相關內容。第一篇為電鏡及電鏡技術,介紹了常用電鏡的類型、簡單的成像原理和觀察方法,以及常用的電鏡樣品
趙堅勇編寫的這本《等離子體顯示技術》是介紹等離子體顯示(PDP)技術的通用基礎教材。書中注重基本概念的闡述,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等離子體顯示技術的基本原理、電路和生產。全書共7章,內容包括ADS技術、CLEAR方式、ALIS技術、ALIS+LR驅動技術、接口電路、雙存儲器架構、單存儲器架構、視頻處理電路、BCD工藝、SOI
本書共分10章,研究了多堿光電陰極結構、光學性質、光譜響應特性、特種制備工藝;介紹了雜質與殘余氣體對光電陰極光譜響應特性影響;探索了超Ⅱ代像增強器光電陰極工藝理論及場助光電發(fā)射;最后針對使用超Ⅱ代像增強器的微光設計系統(tǒng),研究了多堿光電陰極光譜匹配系數(shù)及應用。
《速調管、行波管、磁控管、正交場放大器和回旋管》正文共25章,3個附錄。第1章為導論。從微波頻譜人手,介紹微波管的應用范圍和典型微波管的種類,并介紹全書的內容。第2章一第4章介紹與微波管相關的電子動力學。第5章~第7章介紹陰極和電子注形成的相關理論和實際。第8章~第9章介紹電子注在高頻間隙中的互作用和電子群聚。第10章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顯示技術》是介紹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顯示技術的通用基礎教材。本書注重基本概念的闡述,深入淺出地講解了OLED顯示技術的基本原理、電路和應用。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OLED、PMOLED、AMOLED、OLEDoS、像素驅動電路、外圍驅動電路、集成單片外圍驅動電路以及TAB、CO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