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八部分,主要包括:引子、《原初佛續(xù)》圓成次第、《〈勝樂略續(xù)〉廣釋》六支瑜伽、《密集后續(xù)》四分瑜伽、《真實名經》具相無相、《〈吉祥喜金剛續(xù)〉廣釋》有無一如、《后續(xù)》教授、結語。
《東亞視域中的儒家人文學(東北亞儒學研究叢書)》為《東北亞儒學研究叢書》第三輯,全書分為“專家專欄”和兩編內容,第一編為“儒學天地”,第二編為“人文天地”。共十六篇文章,以“東亞視域中的儒家人文學”為主題,分別從東亞儒學的過去與現(xiàn)在、東亞人文學的過去與現(xiàn)在兩個密切關聯(lián)的、互為實現(xiàn)手段的視角出發(fā),以影響論、效果論、關系論
全書分吠檀多的視野、吠檀多用于日常生活、冥想三個主題,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詮釋吠檀多哲學智慧的關鍵內容,運用吠檀多智慧一元整體的視野分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具體指導瑜伽和冥想的修習。書中充滿生動形象的比喻、風趣幽默的語言,將吠檀多這一歷久彌新的印度古老智慧活學活用于日常生活,對于瑜伽修習、認識和指導日常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幫
本書從瑜伽哲學和吠檀多哲學的角度,針對當前知識社會青年的觀念教育問題,闡述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生活觀念,即強調知識、觀念的作用,對人們普遍關心的生活和工作中涉及的健康、道德、價值觀、快樂、成功、行動等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本書是從印度心靈哲學大師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和談話記錄中挑選出的作品選編而成的,共58篇。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針對現(xiàn)代人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開示。克里希那穆提這位心靈導師,再次在領悟人最初和最終的自由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上,和讀者分享了他深具哲理
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全面介紹了印度哲學各宗的思想及其與佛教的關系,開啟了學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國現(xiàn)代印度哲學研究的典范之作。
阿馬蒂亞·森是一名蜚聲國際的著名學者,他橫跨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等諸多學科,不僅在經濟學上貢獻突出,在政治哲學方面也卓有建樹。其正義思想致力于現(xiàn)實不義的鏟除而非完美正義的構建,跳出了西方固有的正義思維,超越了先驗制度正義的一域之囿,改變了我們思考正義的方向,呈現(xiàn)出清晰的邏輯理路和獨特的思維向度。在其深邃思索中,正義需以
本書為譯文集,全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京都學派哲學”,收錄8篇文章。第二部分“東西宗教哲學”,以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早期的宗教哲學思想為出發(fā)點,日本近代宗教哲學家清澤滿之的宗教哲學為終點,闡釋出東西方他力宗教哲學的比較旨趣及意義。第三部分“哲學在東亞”,以西方哲學在東亞的接受與轉化為主,主要討論現(xiàn)象學進入日本后所產生
物象化圖景與事的世界觀:廣松涉哲學的構境論研究
山片蟠桃實學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