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一生以書為伴,是酷愛讀書的典范,留下了許多讀書佳話。著名黨史專家陳晉針對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特點,從熟讀諸子百家、史書手不釋卷、愛讀詩詞文賦、巧讀古典小說等方面,生動講述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讀書故事,重點展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典籍對人格養(yǎng)成、詩詞創(chuàng)作、啟智增慧等的影響,以及如何將書中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全書事例生動典型
本書是作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理論成果匯編而成的文集,分為上下卷。收錄的每篇文章都經過作者的精心選編,集中反映了近40年來作者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心路歷程及思想演變,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作者所關注的不同問題以及代表性觀點。從形式上看,這部著作是一本論文集;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部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lián)的學術專著。
本書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歷史生成的研究方法、客觀辯證的研究方法、科學發(fā)展的研究方法、辨析常見的方法論謬誤。導論中梳理了對人類有影響力的四種世界觀,論證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才是真正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章辨析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與人的能動性關系、兩種唯物主義的根本區(qū)別。第二章從馬克思唯物史
關于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批判思想中究竟是否存在正義維度,即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究竟是否存在正義的評價始終是理解馬克思思想的一個關鍵問題。對資本主義正義性的批判屬于一個政治哲學問題,因而也就造成了對馬克思是否批判資本主義為不正義這一問題理解的差異。相比于馬克思成熟時期的思想,青年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態(tài)度有著更加明顯的價值傾向,存在
本書是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是弗洛姆的重要思想淵源。弗洛姆在深刻理解二者后試圖將二者融合。他認為,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真理的熱烈追求者,而真理的對立面就是虛幻。所以,堅持真理,就要時時、處處地識破虛幻,掙脫虛幻。
本書共十四章,內容包括: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
本書的編寫是針對目前高校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課堂理論教學較強而課外實踐教學相對較弱的狀況,力求使學生增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全書包括導論在內共八章,每一章按照課堂理論教學的章節(jié)順序編排,依次為“實踐教學目標”、“實踐依據”、“疑難解析”、“史事資料”、“實踐設計”和“復習鞏固”6個板塊。
本書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展開系統(tǒng)性專題論述,再解讀了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原典。在此基礎上,對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家經典命題進行再思考,批判性考察文學實踐終結論、文學哲學、文學與沉默等論題。同時,本書還考察了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文論知識生產的影響,從經典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形態(tài)”三個維度,厘清接受與重構過程的相關問
本書通過解讀《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的寫作背景、內容框架,詳細闡釋了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及經濟危機理論,并由此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判思想、資本現(xiàn)代性思想兩個方面探討了《手稿》的當代啟示意義:一是要立足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理
本書是中華女子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院出版的論文集。本論文集的文章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中華女子學院學報》近五年已經發(fā)表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相關論文,二是中華女子學院教師近五年在各期刊報紙公開發(fā)表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相關論文,共計25篇。論文集以歷史順序為脈絡,梳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