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列漢諾夫的代表作,全面充分地反映了普列漢諾夫關于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觀點。本書中作者批判了三個錯誤觀點,即英雄史觀、無為主義和因素論。在批判這些觀點的過程中,他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個人作用的理論,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認為杰出人物只能決定社會發(fā)展的個別外貌,不能決定其一般趨勢,后者是由社會發(fā)展一般原因(如社
19世紀90年代,無政府主義思想在西歐一些國家又有所抬頭,無政府主義者的個人恐怖活動也加強起來。為了對無政府主義者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批判,消除其對工人運動的有害影響,普列漢諾夫在1894年寫了這本書。在本書中,普列漢諾夫分析了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觀點,指出他們都是從抽象觀念出發(fā),因而不可能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終于陷入空想
本書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tǒng)研究普列漢諾夫哲學思想的論戰(zhàn)性的學術著作。作者根據(jù)普列漢諾夫全集和遺著,在吸收和總結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明晰地闡述了普列漢諾夫的哲學思想,著重說明了這位卓越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主要對唯物史觀、歷史觀等領域做出的至今仍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獨創(chuàng)性貢獻,批判了三四十年代以來廣泛流傳的、對他
理想國(法哲學學術譯叢)
《西蒙娜·薇依:為萬般沉默放行》是西蒙娜·薇依的生平傳記,本書旨在以精準的筆觸,為法國哲學家、神秘主義者和政治活動家西蒙娜·薇依刻畫一幅令人過目難忘的思想畫像。本書不僅追溯了西蒙娜·薇依獨特的童年人格與具備獨立批判能力的青年人格到她充滿反抗意識與基督精神的革命實踐
《劍橋廊下派指南》從三個角度梳理了廊下派哲學思想:,學派本身的歷史沿革;第二,與廊下派思想相關的學術史;第三,當下持續(xù)討論的與廊下派相關的熱點問題,這些問題表明了廊下派如何體現(xiàn)了哲學傳統(tǒng),挑戰(zhàn)了大眾想象,并且定義了人們選擇引領的生活。 本書前兩章記述了廊下派在古代世界的發(fā)展軌跡。之后的章節(jié)介紹了廊下派的哲學體系,涉及廊
華茲華斯在世人看來,既是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英詩跳出古典主義框架、走向自我革新的重要推動者,身為桂冠詩人的他家喻戶曉,但除此之外的面向,卻不為廣大讀者所知。事實上,身處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華茲華斯的政治見解,連同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詩人整體精神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國法學大家戴雪次為世人揭開了華茲華斯作為政治思想
一個在起源時開放和非正式的哲學或宗教思想,是怎樣在逐步的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獨特甚至是排他的特征?這就是約翰·迪倫在本書中所要探討的主題。他探討了起初開放和非正式的柏拉圖學園,如何發(fā)展成“柏拉圖主義”的哲學運動。他集中討論了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比如柏拉圖主義中一元論與二元論的對立、倫理學理論的形而上學基礎、理念論、
本書除緒論外分別圍繞赫勒的歷史性、歷史編纂學、歷史哲學、碎片化歷史哲學、歷史理論展開詳細論述。從歷史性到歷史理論,赫勒的歷史哲學思想實現(xiàn)了從思辨的宏大敘事結構到后現(xiàn)代碎片化敘事結構轉變。主要闡述了赫勒把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置于后現(xiàn)代語境加以解讀,忽視了馬克思歷史分析的辯證性與整體性,不免弱化了歷史存在的意義。此外,論述赫
《哲學小史》是一部生動的哲學入門書。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選取了40個主題,每個主題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紹了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現(xiàn)代牛虻彼得辛格等52位哲學家對人類思想的主要貢獻,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學發(fā)展的脈絡與探討的主要問題,如我們應該怎樣生活、上帝是否存在、我們如何認識外部世界、什么是正義、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