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馬克思早期自然概念的剖析和解讀,將這些不同時期不同質的自然概念展示出來,并從中窺測出馬克思是如何超越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自然觀,進而生發(fā)出自己關于自然的看法的。
《馬克思政治哲學原著選讀》,選取馬克思若干篇與政治哲學相關的經典著作,分析和解讀其中的政治哲學思想。每篇經典原著選讀由五個部分組成,導入、經典原文摘錄、經典著作簡介、經典原文政治哲學思想深入解讀、與該經典著作相關政治哲學研究文獻。
《資本論》是一部不朽的經濟學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全書,但這部浩瀚的巨著并不是輕易可以讀完、讀懂的,一般人在讀馬克思的這部經典名著時覺得它很“巨大”和“高不可攀”。那么,怎樣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輕松準確地讀懂它呢?出版者選擇了這本《資本論》普及讀本推薦給大家。這本經典的解讀馬克思的經濟學原
灌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與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的思想交鋒中,根據(jù)革命斗爭的需要提出來的。它實質是對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與科學理論指導相互關系的一種理性認識,即無產階級在正義的立場上,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的宣傳教育。灌輸理論曾經在我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建設政權的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資本論》是馬克思關于政治經濟學、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一部重要的經曲著作,內容博大精深。衛(wèi)老師將230萬字的原著,精煉為本書的內容。*版一出版就被中宣部推薦為干部讀本,發(fā)行量20000多冊。此次在修訂的基礎上再版。
《技術創(chuàng)新與資本市場:馬克思相對剩余價值理論再研究》依托馬克思主義文本,致力于回到相對剩余價值理論的原點,深度解讀古典馬克思主義對相對剩余價值研究的脈絡,首次彰顯蘊含其中追逐與實現(xiàn)技術創(chuàng)新的隱意,探究資本市場篩選評價技術創(chuàng)新規(guī)律!都夹g創(chuàng)新與資本市場:馬克思相對剩余價值理論再研究》依托馬克思主義文本,致力于回到相對剩余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三部曲讀本篇、問答篇、案例篇中的第二部,重點解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關鍵概念、議題和當代發(fā)展。本書緊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主線,以百問百答的形式,解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當代原理,回應新聞傳播實踐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全書從九個方面展開,包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傳媒與政治,傳媒倫理與社
2018年是卡爾?馬克思(1818-1883)誕辰200周年,《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17輯(2018年第2期)*個專題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的專題研究,共收錄相關文章11篇,其中阿蘭·巴迪歐的《我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一文、約翰?貝拉米?福斯特的《馬克思主義與生態(tài)辯證法》一文和吳猛教授的《論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思
該著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就列寧關于俄國革命的戰(zhàn)略策略思想、鞏固蘇維埃政權的思想、建設共產國際以及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思想、關于新經濟政策的思想,闡述了新的學術觀點;深入地研究、闡述和評價了斯大林的建設社會主義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研究和闡述了20世紀20—50年代初蘇聯(lián)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以及取得的
本書是一本修訂教材,作者在近年來經濟政策以及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新發(fā)展的基礎上,對前版《選讀》進行了重編。全書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唯物史觀的認識視角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資本論》第一卷(節(jié)選);第三部分《資本論》第二卷(節(jié)選);第四部分《資本論》第三卷(節(jié)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