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巴黎的畫家與公共生活》一書以18世紀法國巴黎沙龍展及其公眾為主題。在書中,托馬斯·克洛考察了不同時期沙龍展的開展情況、公共空間的形成過程以及政府、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贊助人、評論家與公眾的關系。作者以18世紀法國畫家華托、格勒茲、大衛(wèi)為主要論述對象,重點探討了18世紀不同時期沙龍公眾的性質、內在
《守望匠心青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美術及傳統(tǒng)技藝普及讀本》分為傳統(tǒng)美術篇和傳統(tǒng)技藝篇兩冊,為針對青少年們普及我國優(yōu)秀非物質文化遺產讀物,在內容上以中國民間傳統(tǒng)美術及傳統(tǒng)技藝的概念入手,結合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精選傳統(tǒng)美術和傳統(tǒng)技藝中美感和形式感、有民族本土藝術特色的年畫、剪紙、泥塑、風箏、唐卡、織造、漆藝、陶瓷等藝術品類進
守望匠心-傳統(tǒng)美術篇
本書側重于“讀圖”,是作者美術史與美術批評的論文集,共分三編。第一部分主要是對中外美術史中文本、圖像與實物的關聯性解讀;第二部分遴選了三篇西方美術史論文,分別對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1918—1936年歐洲古典藝術復興以及畢加索的“斗!敝黝}進行分析,同樣以圖像解讀為核心;第三部分選取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繪畫創(chuàng)作進行藝
該書立足于我國美術館本土發(fā)展現狀,結合國外美術館發(fā)展經驗,通過對美術館行政管理基本架構和實用案例的分析,系統(tǒng)梳理國內美術館行政管理體系,從理論層面解讀美術館行政管理的研究對象、過程和內容等。在框架結構上,章主要介紹了公共美術館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第二章介紹了國外美術館的行政管理模式,第三章介紹了國內公共
《鑒賞力批判》作為德拉·沃爾佩的美學代表作,是20世紀美學發(fā)展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之一。該書在倡導一般藝術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立場的同時,反對普列漢諾夫和盧卡奇的社會學還原論,批駁克羅齊和新批評的形式主義非理性論,彰顯概念意義與審美效應之間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為此,作者整體性角度出發(fā),在重新評價藝術品時,一方
《藝術的真諦》是一部理論性的藝術史概論,側重闡述古今中外不同時期和不同流派的藝術特點、價值與鑒賞方法。此書行文流暢,觀點明確,言簡意賅,可讀性遠超同類書籍;诳缥幕瘜徝酪曇,本書作者對非洲原始藝術、中國古代藝術和西方古典藝術的分析評判,在專家和讀者中享有廣泛影響和較高聲譽。對于從事或喜好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理論與藝術審美的
這是一本藝術品檢測分析技術的簡明匯編,為實用型技術手冊類書籍。書中分50章介紹了50種技術方法(每章平均約1000英文單詞,個別章節(jié)少量插圖),按技術類別與相關性排序。書中各章節(jié)體例統(tǒng)一,每一章都包含分類、說明、應用、局限性、補充方法、技術規(guī)范與注意事項、文獻等8節(jié)內容,簡要而全面地介紹了每一種技術方法?蓭椭x者方便
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不僅關乎每個家庭的未來,同時也關乎整個社會及國家的發(fā)展。 藝術教育從本質上來說,關注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問題。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綜合素養(yǎng),增強文化自信,有助于公民全面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了教育的本質功能和真正價值,并指明了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目標及方向。 2019年,中共中央、國
立體主義是20世紀西方藝術中zui具影響力的藝術運動之一。始于19061908年間畢加索和布拉克在巴黎的革命性實驗,立體主義蓄勢待發(fā),迅速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以及美國。立體主義掀起了藝術領域自文藝復興以來zui壯大的波瀾,藝術家從此不必局限于自然主義的描繪事物的手法,而同時得以表達對事物的內心體會。立體主義者還發(fā)明了紙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