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分別從英國脫歐、歐洲人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大學生對歐盟的認知等多視角討論了中歐關系發(fā)展中的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來自四川大學的幾位作者報告了他們在中國各地23所大學、近6千大學生中所做的對中歐關系、歐盟認知的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表明當下中國大學生盡管對歐盟有好感,但并沒有對歐盟有較好的認知。
《被授權的對外合作平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對外關系研究》從次國家行為體對外關系理論及一國兩制理論研究人手,對澳門對外事務權的獨特性質進行高度總結,提出澳門對外關系屬于授權的對外交往模式,并力圖在傳統外交學和國際關系理論的基礎上尋求創(chuàng)新。通過分析澳門回歸以來所取得的對外關系成效和遠交近融的對外關系戰(zhàn)略以及澳門作為中葡平臺的
2017年8月26日上午,由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俄羅斯學刊》聯合舉辦的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年會暨中俄關系的歷史與現實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外交學院、首都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央編譯局、中山
1793年,由英國王室派遣,東印度公司資助,馬嘎爾尼勛爵率領的英國訪華使團抵達中國,目的是覲見清廷的統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顛這兩個歐亞帝國在18世紀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觸。本書從歷史角度審視了兩大帝國的這次具有象征意義的會面。作者摒棄了傳統針對此類問題的歐洲中心觀,代之以一種對稱性的敘述,通過詳細考察中
本書主要分為中國周邊外交綜論、一帶一路研究、周邊外交理論研究、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周邊國情分析、熱點問題研究、書評、會議綜述等幾大部分,主要文章包括《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的基本內容和時代意義、后TPP時代的亞太區(qū)域一體化、一帶一路與發(fā)展新理念、一帶一路建設與中美關系、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對印尼的投資、中國周邊外交
戰(zhàn)時英美的核合作關系,充分體現了英美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形成并一度達到*的特殊關系。為共同打敗軸心國,戰(zhàn)時英美建立起了相互依存度非常之高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同盟關系,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其他國家都難以與英美達到如此合作的高度。然而,英美關系雖然特殊,但英國和美國畢竟是兩個不同的主權國家,民族國家主權至上的政治原則沒有就
中美關系戰(zhàn)略報告2017》總結了特朗普執(zhí)政首年中美關系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梳理了2017年中美經貿、軍事安全關系和人文交流的發(fā)展,并展望了2018年中美關系的走向。
世界反恐怖軍事行動年鑒(2018)》是武警反恐怖研究中心年度專項課題。該《年鑒》全面記錄了2018年世界發(fā)生的恐怖事件與反恐怖軍事行動,客觀分析了主要國家和地區(qū)面臨的恐怖形勢,清晰展現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反恐怖軍事對策,正確評估了世界反恐怖軍事行動的特點與規(guī)律、作用與意義、問題與不足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赌觇b》設計體例合理
本書是在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通盤統籌和具體策劃下編寫的,收集整理了使用于國家與國家之間,或國家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之間進行國際聯絡和外事活動的專用文書。全書共分八章,覆蓋了外交外事文書寫作的各個主要應用場合,具體包括社交文書、講演文書、告啟文書、規(guī)約文書、商務文書等。
《早期現代世界的國際秩序:西方崛起的前夜》一書考察了西方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性互動,并思考對西方式國際規(guī)范的排他性采用是否是建立穩(wěn)定且持久的國際秩序的前提條件。通過對歐洲主導地位尚未全球大部分地區(qū)確立的現代早期國際關系的考察,本書意在挑戰(zhàn)現代國際關系學的歐洲中心論基礎。由幾位在各自領域領軍學者執(zhí)筆,通過對東亞、中東、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