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晶等*的《開放大國的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中國的實證》主要研究開放與宏觀穩(wěn)定問題。本書很好地梳理出國內研究者對于影響宏觀穩(wěn)定因素重要性的一個認識上的遞進。主要的基礎是由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批準號07&ZD004)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的宏觀穩(wěn)定研究的部分成
《東亞同文書院中國調查手稿叢刊總目索引附錄(全一冊)》總目部分,包括第1-200冊目錄,對約2000種日志和報告按類編排,對于未著錄出版年、調查的班次等重要信息的手稿,詳細考辨其調查路線、調查內容等,進而確定其歸屬的類別和序列;索引部分,包括人名、地名、調查類別等索引,以方便讀者使用;附錄部分,包括東亞同文書院歷屆學生
亨利•考狄所著《中國學書目》,將漢學發(fā)軔時期至1924年的漢學研究論著目錄全部收入,為漢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極為方便的論著檢索向導。包括用各種歐洲語言寫成有關中國的專著和文章,甚至小啟事和書評,不論在何地出版,差不多盡數(shù)囊括。此書1880年獲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斯坦尼斯拉斯•儒蓮獎,為西方漢學領域之名
法律書架(典藏版)/一生讀書計劃
《新疆屯墾文獻目錄》是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屯墾資料中心收藏屯墾文獻的目錄匯編,收錄了屯墾資料中心的普通類圖書及有關資料7000余種,按中圖分類法涉及20類圖書。屯墾文獻目錄屬于以屯墾戍邊為專題的特色藏書目錄,作為普通類圖書它適用于中圖分類法。,作為特色藏書它又是具有自身特點的目錄體系。這本《新疆屯墾文獻目錄》,既是對目前
本書以國內主要學術期刊、專著為載體,按主題和時間先后順序進行編排,是1979年以來首次對有關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的研究論著的全面清理。書稿的出版有助于推動大后方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003年初,上海通志館組織本館編研人員編寫了《中國新方志5000種書目提要(上海通志館藏)》。2004年至2014年,上海通志館新增收了5000多種新方志。朱敏彥主編的《中國新方志10000種書目提要(上海通志館藏)(精)》在2003年版的基礎上,將新增方志提要融合原有5000種方志集結成新版10000種書目提要。
日本是海外漢學和中國研究的重鎮(zhèn),其嚴謹細密、視角獨特的成果,一直是中國人認識本國歷史文化問題的重要參照。馬軍編*的《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國文化界譯介日本中國研究文獻目錄簡編(1937-1945)》以文獻錄形式詳細載錄全面抗戰(zhàn)時期(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中國文化界譯介日本“中國研究”的專著、譯著、論文和文章等
本書以編年方式收錄皖籍人物于民國期間所完成之著、譯、點、校、選、編、修訂等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研究書目;每條目皆以提要介紹著者生卒名貫、生平事跡、著述內容及其影響、收藏線索。全書共錄書目2700余種,涉及著作者近700人,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專題收錄民國皖人文學著作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