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2017和2018年度上海市牽頭完成的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和上?茖W技術獎的重大科技成果中,遴選了50項,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對其進行科普化宣傳報道,讓公眾更好地理解上海市在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知曉這些高新科技成果所取得的過程,科研人員在其中所做出的貢獻等。
《綜合卷》分為3章和附件部分:章以新華社、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統(tǒng)計局等官方網站,WOS、ESI、OECD等數據庫以及第三方權威報告中的數據信息作為客觀數據來源依據,結合各學科領域專家的咨詢建議,梳理20182019年我國科技領域學科發(fā)展的總體情況,從宏觀層面分析我國科技領域總體學科發(fā)展態(tài)勢,評析學科發(fā)展存在
本書從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簡稱NSTL)面向香山科學會議前沿主題提供的情報服務中,遴選核糖核酸與生命調控及健康、光合膜蛋白、細胞可塑性調控與細胞工程、多倍體植物、植物學、生物多樣性、營養(yǎng)與代謝、有機生物電子及傳感器、生物能源、計算光學成像、深地科學、制造流程物理系統(tǒng)與智能化12個國際科學前沿重點領域和方向,深入、系統(tǒng)
“最美中國雙語系列”是一套精品文化推廣圖書,包括《風景名勝》《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杰出人物》《科技成就》《中國故事》六冊,旨在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精神,展示奮進中的最美中國,可供廣大中華文化愛好者、英語學習者及外國友人參考使用。本書介紹了中國古代與現代的部分代表性科技成就,展示了中國在科技方面取
本書從基礎前沿交叉、空間光電、信息、材料、能源、生物、人口健康、農業(yè)、海洋、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重要科技領域及重大基礎設施、數據與計算平臺,選擇凝聚態(tài)物理、系外行星探測、碳基電子技術、人機協作機器人、氫能與燃料電池、DNA存儲技術、生物大數據、人造肉、河口區(qū)陸海交互作用研究、關鍵礦產資源、射電天文望遠鏡、未來芯片技術等12
人類知識的前沿是產生新知識、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場所,一個民族與科技前沿的關系也喻示著她與未來的關系。關注科技前沿,識別創(chuàng)新動向,甄別變革性機會,是科技情報工作的基本功課。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科技情報服務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作為我國的公益性科技信息研究機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
硬科技是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支撐作用的關鍵核心技術,是技術系統(tǒng)中的重要節(jié)點,將引領產業(yè)變革和社會進步。實現硬科技的突破,將助力我國在新一輪產業(yè)革命中占據領先優(yōu)勢,也是保證我國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其他安全的根基。 本書首先回顧了歷次工業(yè)革命是如何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及大國地位更替的,在此基礎上,從當前社會語境下硬科技的內涵出發(fā)
根據基金委對基金申報要求的重要變化,本書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做了適當的修改,梗概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光輝歷程、申請須知、2019年項目統(tǒng)計分析、2020年指南解讀。作者基于根據多年基金申請和評審的經驗,以標書歌形式將基金申請的撰寫要點、重點、難點、注意事項和技巧,諸如,科學問題屬性、題目、關鍵詞、摘要、技術路線、關鍵問題
一套書助力孩子變身好友中的萬事通,爸爸媽媽的知識小達人。叢書分無人機、世界之、發(fā)明發(fā)現、恐龍、人體5大主題,以500個科學真相,1000張高清圖解,4000張幽默插畫,以科學嚴謹、多維豐富、幽默童真的文風,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悉心呵護與科學回答。
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年奮進研究叢書由上海社科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分專題撰寫,力求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貫穿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一歷史進程之中的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作用,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本書是其中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科技發(fā)展指導思想及其實踐的著作,論述了近百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