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年鑒2017》,王福州主編。全書記述的時間范圍為2016年1月1日至12月末,分為上、下兩冊,共計13個分卷,分別為總類卷、戲曲卷、話劇卷、音樂卷、舞蹈卷、曲藝卷、電影卷、電視藝術卷、美術卷、工藝美術卷、攝影卷、書法篆刻卷、設計卷。后附主題詞索引,包括人名、作品、機構3類索引項,2400余個索引詞。與此前卷本
《中國藝術年鑒·2018》,主編為喻劍南。全書記述的時間范圍為2017年1月1日至12月末,分為上、下兩冊,從《中國藝術年鑒·2017》的13個分卷調整為10個分卷,將原曲藝卷相關信息根據內容分別收入音樂卷、戲曲卷,原工藝美術卷、書法·篆刻卷并入美術卷,原設計卷調整為藝術設計卷
《韜藏而日章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傳統藝術收藏展圖錄》是為慶祝中國藝術研究院建院70周年(19512021)而編寫的展覽圖錄。全書采用大8開,四色印刷,主體部分含四個單元,分別為:第單元百花齊放梨園芬芳傳統戲曲;第二單元樂以傳情器以載道傳統樂器;第三單元籍器傳文丹青流韻金石書畫;第四單元前海擷英清芳勝賞古籍手稿。共
極簡有趣生動 從史前藝術到現代藝術 從洞穴壁畫到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的構成》 從米隆的《擲鐵餅者》到羅丹的《思想者》 從文藝復興、巴洛克藝術的結束,到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各類藝術流派的崛起! 一部專為7-12歲孩子打造的極簡藝術史 一次遍覽繪畫、雕塑、建筑史上的名作 近距離觀看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巴洛克藝術》以短小篇幅、精彩案例詳細介紹了巴洛克藝術的起源、發(fā)展和代表藝術家及經典藝術作品。書中講到,巴洛克藝術產生于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并盛行于歐洲,從17世紀初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中葉。其影響不僅表現在繪畫方面,還表現在建筑、裝飾藝術方面,尤其在建筑上的表現尤為突出。巴洛克藝術多給人以豪華、氣派的感覺,這打破了
20世紀90年代,作者多次于日本交流訪學,留心收集東瀛史料,思考日本藝術在近代嬗變中的學術問題,本書即是他研究心得的結晶。全書以札記的形式,運用新史料,從日本藝術家的藝術經歷、中日藝術家的交游掌故、歐美學者在日本的藝術活動等方面,具體而微地展現出近代日本藝術的嬗變過程。本書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對日本藝術的研究,更是對中國藝
美術教育在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目標的素質教育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通過講授美術教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讀者掌握美術理論知識,從而提高人們感受美的能力。全書共有6章,主要包括美術教育理論基礎、美術教育發(fā)展歷史與現狀分析、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文化轉向與人文追求、美術教學中知覺經驗及其有效性應用
很多畫家都留下了關于維納斯的作品,為何斷臂的維納斯成為其中的杰作? 赫拉為了不忠的丈夫,找來什么東西對付宙斯? 高潔的維納斯,怎么會把紡織女工變成蜘蛛? 《西方藝術與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分9個主題解讀藝術名作中的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從170余幅名作中讀懂眾神、英雄、仙女的復雜關系,了解名畫背后蘊含的豐富故事和文化精髓。
藝無界·心相通:慶祝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周年油畫、雕塑、陶藝作品集
本書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韓子勇主編《新世代文化藝術思想研究文庫》之一本,共收錄文章21篇,加上《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研究調查報告》,共計22篇稿件。多為各領域著名學者已發(fā)表過的論文,具有較高的質量。是對中國當代藝術學學科建構極有裨益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