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jù)《理工科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0年版),結合中國礦業(yè)大學的實際情況編寫而成的。全書共計55個實驗,其中有5個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本書分為6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系統(tǒng)地闡述了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第3章闡述了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有關知識,包括不確定度及其簡化估算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別介紹了基礎性實驗
本書系統(tǒng)論述物理學發(fā)展史,包括古代物理學、經(jīng)典物理學和現(xiàn)代物理學,共10章。書中內容包括古希臘對物理現(xiàn)象的認識;牛頓力學、光學、電磁學、熱力學與統(tǒng)計力學在近代建立與發(fā)展的過程;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建立的過程,以及中國近現(xiàn)代物理學發(fā)展的概況。作者注重分析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倡導其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以求培養(yǎng)和提高學
本書依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0年版),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編寫而成。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共16章。上冊內容包括:力學、機械振動與機械波和熱學;下冊內容包括:電磁學、波動光學和近代物理學。此外,為開闊學生視野,本書還選編了部分拓展閱讀材料,內容涉及
本書是《大學物理學教程》(上、下)(第二版)的配套輔導教材。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全書內容覆蓋了大學物理課程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全書共20章,每章分為內容提要、學習指導、習題選解和自我檢測四部分,對每章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做了明確的總結,習題選解部分精選的例題有助于提高讀者的解題能力
本書著重介紹量子光學領域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和方法,并對相關的前沿課題進行了適當討論。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輻射場及其量子化,量子相干態(tài)、壓縮態(tài),光場的相干性及其干涉,光場與原子的相互作用,熱庫系統(tǒng)及主方程理論,朗之萬方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非馬爾可夫系統(tǒng),光學諧振腔系統(tǒng),光力耦合系統(tǒng)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在適當?shù)牡胤讲迦胂?/p>
本書涵蓋近現(xiàn)代物理實驗中的46個實驗項目,全書共八章:第0章是誤差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第1章是原子物理實驗,第2章是原子核物理實驗,第3章是微波與磁共振實驗,第4章是光學與光譜實驗,第5章是材料測試分析實驗,第6章是無損檢測實驗,第7章是新型能源實驗。本書中的實驗項目在詳細闡述實驗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時,有側重地介紹了部分實
本書根據(jù)《理工科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分為緒論,第1章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基本知識,第2章測量方法、操作技能及儀器簡介,第3章實驗選題。第3章共編入36個實驗,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近代物理相關內容,每個實驗后有預習思考題和課后討論題。另外,根據(jù)大學物理實驗的發(fā)展趨勢,書中還專門增加了設計性實驗和物
本書講述了熱本熱力學和統(tǒng)計力學,在寫作時把可讀性放在首位,并討論了絕大部分重要的應用:氣體、液體、固體、磁體、熱機、化學反應、玻色子和費米子,等等。閱讀此書,讀者能夠理解熵、溫度這種基本概念的定義和運算,并掌握如何解決概念上相對復雜的熱力學問題;同時,讀者也可以了解統(tǒng)計力學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學會使用量子統(tǒng)計中*重要的計
《半導體工程導論》第1章概述了半導體區(qū)別于其他固體的基本物理特性,這些特性是理解半導體器件工作原理的必要條件。第2章回顧了半導體材料,包括無機、化合物、有機半導體材料。同時,第2章也介紹了有代表性的絕緣體和導體的材料,它們是構成可以工作的半導體器件和電路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這些器件和電路是在第3章概述的。第4章是關
為了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yōu)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國家在2019年推出了“強基計劃”,2020年已實施了首屆招生。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的大方略,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北京的物理名師編寫了這套《高校強基計劃物理教程》。本書是力學分冊,共六章:物體的運動、物體的受力、物體的受力與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功和能、動量與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