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給我們留下了近千首詩作,幾乎每個會中文的人都聽過他的名字,然而卻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一生。本書整理了李白一生的行跡,描繪了李白從年少便懷鵬程之志,到夢斷長安被賜金放還的人生歷程。書中既有對李白的政治追求的求索,也有關于李白人生理想、親朋交游的探尋,在描繪李白一生行跡的同時,綴以李白最膾炙人
本書內容由“七一勛章”獲得者、安陽軍分區(qū)原副司令員王占山的口述史和其家人、戰(zhàn)友、朋友的回憶講述構成。王占山作為一名老兵,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上百場戰(zhàn)斗。面對槍林彈雨,他沖鋒在前、不怕犧牲,為我國革命事業(yè)立下赫赫戰(zhàn)功;和平時期,面對功勛榮譽,他從不以功臣自居,不計較個人得失,退而不休、情系
蕭惟昌(1407-1481),字有慶,號璞庵,廣東吳川人,明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進士。蕭惟昌自幼胸懷大志,勤奮好學,文武兼?zhèn)洹6⒅觌S其叔父進京,服役于戍營,入錦衣衛(wèi)籍。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隨英宗征伐蒙古瓦剌部南侵,英宗被俘,即史上“土木之變”。后蕭惟昌棄武習文,于1454年中了進士,官至山東清吏主事。
“檔案里的科學大師”叢書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yè)而建立的大學,在服務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中涌現出了一批科學大師,他們胸懷科教報國之志,愛國愛黨,以國家需要為己任,具有自立自強的擔當精神、一絲不茍的治學態(tài)度、奮斗不息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高貴品質。本書聚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郭沫若,在對中國科大檔案文博院館
本書為海魯迅紀念館編的連續(xù)性出版物《魯迅研究》第101輯,主題是魯迅小說研究,設有“魯迅小說研究”“魯迅同時代人研究”“史料·辨證””魯迅文化與實踐“”上海魯迅紀念館紀事和研究“等專欄,收錄了海內外學者撰寫的一系列有關魯迅小說的研究文章。這些研究文章,挖掘了新的史料,進行了新的考證,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國內外最新最前沿的
本書記錄了吳運鐸一生的事跡。吳運鐸,祖籍湖北武漢,生于萍鄉(xiāng)安源,幼年流落到江西萍鄉(xiāng)。早年曾在安源煤礦當礦工。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淮南根據地子彈廠廠長、軍工部副部長、華中軍工處炮彈廠廠長、大連聯合兵工企業(yè)引信廠廠長、株洲兵工廠廠長、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長、機械科學
本書以王冕行實、書畫、詩歌、傳記和《竹齋詩集》版本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為主要內容。一、王冕行實研究:在考定王冕生年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參加科舉和在諸暨、紹興的情況,前后兩次北行的情況,南歸后在杭州以及最終在紹興的情況,實現生平履歷的基本貫通。二、王冕書畫研究:對王冕傳世書畫作品逐一進行研究,梳理出其藝術生涯的基本軌跡。
新時代呼喚新標兵、新榜樣。在高速鐵路驚人發(fā)展的當代,對鐵路人的技術創(chuàng)新、匠人精神、工作方法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特邀專業(yè)記者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的新時代榜樣奮斗圓夢的先進事跡進行采訪報道!栋駱印2023年度新時代鐵路榜樣風采錄》圖文并茂、文風清晰樸實、生動鮮活,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本書是根據國家級“非遺”錫劇傳承人、常州灘簧(常錫文戲)一代宗師王嘉大的嫡傳弟子、常州市錫劇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吳雅童先生生平寫成的傳記文學作品。講述了吳雅童解放前刻苦學藝、江湖漂泊、登上藝術殿堂;解放后在黨的領導下,有了翻身感和使命感,不斷攀登藝術高峰,帶領常州市錫劇團出戲出人,創(chuàng)造輝煌;幾經挫折,花甲之年重返舞臺,鳳凰涅槃
此書為金華名匠徐寶書的個人傳記。作者注重塑造和宣傳主要人物形象,通過大量生動的故事,寫出了徐寶書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通過豐富的細節(jié),描寫和展現了徐寶書曲折的命運、不屈不撓的奮發(fā)圖強的拼搏奮斗精神、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整部作品充溢著忠孝守信、向善務實的精神力量。書中主要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生動曲折,可讀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