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天寶十一年(752年)四月廿二日建,岑勛撰文,顏真卿書丹,徐浩題額,史華刻字,現(xiàn)藏西安碑林。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和尚楚金創(chuàng)建多寶塔的原委及修建過程。楚金靜夜誦讀《法華經(jīng)》時,仿佛時時有多寶佛塔呈現(xiàn)在眼前,他決心把幻覺中的多寶佛塔變?yōu)楝F(xiàn)實,
漢代隸書碑刻。全稱《郃陽令曹全碑》,中平二年(185年)十月刻,明萬歷初在今陜西合陽縣出土,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斷裂缺字,1956年移存西安碑林。碑陽凡二十行,滿行四十五字,碑陰列名五列,在漢隸中獨樹一幟。 《曹全碑》的特點: 1.用筆基本為圓筆。圓筆較為溫和含蓄,使該碑顯得靜穆典雅!恫苋返倪\筆平穩(wěn)徐緩,筆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卒于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等,祖籍太原,后遷湖北襄陽,徽宗時召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米芾一生愛奇石,知無為軍時,州有奇石,具衣冠拜之,呼為石兄,世有米顛之稱。其人天資高邁,是宋代有名的書畫家和文物鑒賞家,與其子米友仁創(chuàng)米家山水的新畫法。米芾書法
唐代初期,玄奘法師赴天竺求取佛經(jīng),回國后翻譯三藏要籍,唐太宗為了表彰玄奘法師的貢獻,為之寫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撰《述三藏圣教序記》,高宗朝將序、記刻石立碑。最初由唐代初期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兩碑立于陜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通稱《雁塔圣教序》,又稱《慈恩寺圣教序》。后來僧人懷仁借助唐內(nèi)府所藏王羲之書跡
《張黑女墓志》全稱《魏故南陽張府君墓志》,又稱《張玄墓志》。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出土地無可考。原石已亡佚,現(xiàn)存清何紹基藏剪裱本?瑫,二十行,滿行二十字,凡三百六十七字。書法用筆以方筆為主,圓轉(zhuǎn)為輔,方圓兼施,中鋒與側(cè)鋒并用,筆畫或方起圓收,或圓起方收,長捺一波三折,轉(zhuǎn)角含有分隸遺意,不少用筆還帶有行書意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卒于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山西太原,后遷湖北襄陽,晚年定居江蘇鎮(zhèn)江。自小學習書畫,向時人學習,也向古帖取法。他臨摹古帖,形神精妙,幾可亂真,由集古而出新,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
本書稿是一部書法藝術(shù)文集,圖文并茂。本書收錄了周永基先生歷年來創(chuàng)作的的代表書法作品,有工穩(wěn)的楷書、雋永的隸書,共計50余幅。周永基先生早年浸淫于工藝美術(shù)設計,題寫報頭、景區(qū)牌匾等,被譽為“武漢招牌大王”。他的書法傳統(tǒng)功底扎實,融入現(xiàn)代藝術(shù)元素,極富創(chuàng)新意識。書作多以摩窠和隸見長,行楷書得魯公神韻,遒勁灑脫,隸書結(jié)體,取
本書是一本繪本。幸運是跌倒了還爬得起來。幸運是厄運來了有能力度過。幸運是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幸運。關于幸運,人人都想獲得,但是幸運是有辦法捉摸的嗎?在看過厄運的世情也體驗過幸運的滋味,幾米把他的感觸化成詼諧趣味的文字與美麗豐富的畫作,與我們分享各種幸運背后的不幸運,還有厄運背后的小幸運。幸運與不幸總是變動不居,像情人的心,
《書法叢刊》是由中國國家文物局主管,由文物出版社主辦,海內(nèi)外發(fā)行,國內(nèi)唯一的專門刊登古代書法作品的刊物!稌▍部1981年2月創(chuàng)刊,是專家、學者和書法愛好者、文博工作者公認的具有高度的學術(shù)性、資料性、藝術(shù)性的刊物。本冊為2022年合訂本。
《書法叢刊》是由中國國家文物局主管,由文物出版社主辦,海內(nèi)外發(fā)行,國內(nèi)唯一的專門刊登古代書法作品的刊物!稌▍部1981年2月創(chuàng)刊,是專家、學者和書法愛好者、文博工作者公認的具有高度的學術(shù)性、資料性、藝術(shù)性的刊物。本書為2020年合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