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紅樓,閱盡塵世。全書以大觀園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為引,盡述世間最浪漫蝕骨又痛徹心扉的情感,通過末世里的神情和荒唐,揭開人性真相的維度。書中內容共分三部分。第一輯:紅顏一曲流水紅顏寞,紅樓十二釵,在大觀園里度過了最美好的韶華,命運卻都千回百轉,隨風飄逝。第二輯:情緣情天情;们樯睿瑦矍,只是一瞬間的決定,卻纏繞了一
這部中國現代詞學的學術著作,立論新穎,史料豐富、獨具特色,對中國現代詞學的起源進行了很好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創(chuàng)新價值。 全書從中國現代學術文脈傳承入手,著重闡述了龍榆生、夏承燾、唐圭璋、張爾田、劉永濟、沈祖棻直至葉嘉瑩等現代詞學大師們詞學來源,但同時也較有見地地提出他們受師輩們的影響較大,而他們師輩的詞學傳統基本是來
本書是浙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杜甫研究高端論壇論文集,收錄有著名學者北京大學錢志熙、四川大學張志烈、復旦大學查屏球、浙江大學胡可先、西南大學劉明華、華南師范大學戴偉華等著名學者的論文。本書主要是從杜詩與初盛唐詩主流詩風的關系等角度來把握杜詩與初盛唐詩的關系,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論述,對安史之亂前杜詩的藝術成就及其發(fā)展上
本書是新京報書評周刊·周末讀詩專欄作家三書的40篇讀詩札記合集。作者從詩經、漢樂府、唐詩、宋詞等古代文學作品中選取了大約200首經典詩詞,以其閑言三兩,意境汪洋的獨特敘述方式,觸發(fā)讀者關于詩詞的感受和記憶,與熟悉又陌生的日常意象重新對話,在充分賞讀佳句的同時體悟詩的意境。誠如作者所言,讀詩不是為了驗證一個
《摸象集現代詩導讀》分為三輯。第一輯《摸象集》是20172021年在《特區(qū)文學》的十面埋伏、新經典導讀專欄發(fā)表的賞析;第二輯《觀星集》是在《詩刊》的每月詩星、發(fā)現兩個欄目發(fā)表的短評;第三輯《肖像集》為在各種報刊發(fā)表的短文,均為首次結集。本書論及對象,既有經典詩人的杰作,又有鋒銳新秀的佳作,文風樸素,深入淺出,既具有專業(yè)
我試圖將早期中國的詩學文化置入宗教、政治、哲學思想及實踐的大語境中。比起將寫定的文本視為當然,認為它們是早期中國文化最為自然、不證自明之物,我更愿意去探討這些文本如何在一個與當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運作:那不是一個由沉默的抄者和讀者組成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無論是書面文本還是口頭文本,都與由鮮活的宗教政治儀式、政治勸誡、教
本書以兩漢時期謠諺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播為研究對象,通過細致梳理歷代文獻,對這一時期謠諺作品的本事、出處、數量、類別進行了摸排,分析了謠諺作品多樣的形式、內容、風格及其藝術表現力,考察了漢代謠諺的地域分布、不同類別作品的傳播范圍。通過分析漢代謠諺運用的場合與方式,對漢代社會各階層人士,包括下層民眾、文人儒土、太學生、朝廷官員
蘇軾詩歌藝術成就甚高,是宋詩的代表作家。后世出現了多種蘇詩注本,除了宋人注之外,清代涌現了多種高質量的蘇詩注本,其中查慎行注、馮應榴注、王文誥注最負盛名。王文誥生活于乾隆、嘉慶、道光年間,他在前注基礎上所輯注的《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包括《詩目》一卷、《編年總案》四十五卷、《編年古今體詩》四十五卷、《帖子口號詞》一卷、《
本書為作者對《水滸傳》中35個典型人物的點評,作者在點評時,從每個人的結局開始展開探討,試圖解釋是何種原因造成了人物不同的命運。其中包括出身、能力、性格、人品、機遇等,在一個個人物身上找出屬于當時社會獨有的特性。對于書中詳寫的人物,作者盡量還原人物一生的經歷,從出世直到結局,探究他的出身與經歷如何影響他的性格,他的性格
本書以梁宗岱(1903-1983)在1924-1944年通過詩歌與法國文學產生的互動為研究對象。梁宗岱是民國時期著名詩人、翻譯家和批評家,青年時期在瑞士、法國、德國學習語言和文學,前后歷經七年之久(1924-1931),回國后在國內多所知名高校任教。他精通英、法、德三門外語,向國內文壇介紹西方詩學思想并以詩或詩化散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