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輯錄四川省圖書館藏珍善古籍,或為宋元舊本,明清精槧,或為名鈔名校,珍貴手稿,可謂版刻薈萃,紙墨菁華。從《詩經(jīng)》《四書》到諸子百家,從《史記》《漢書》到唐宋文學,擷取修身治國之精要,采經(jīng)史百家之嘉言。以歷代先賢的鑿空之旅致敬一帶一路,以蜀中文人的靈動飛揚呈現(xiàn)絢麗多姿的蜀地文化,以李一氓先生捐贈藏書追懷先賢護惜文獻之德
此書收錄的古籍為孔子博物館所藏,并均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共計62種。在編排次序上,依據(jù)中國古籍傳統(tǒng)分類法,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每部分按照入選《珍貴古籍名錄》的時間排序。每部古籍,一般選擇圖片1至5幅,以正文卷端為主,或其他反映本書特征的書影,如書名頁、序跋等。這些珍貴的古籍體現(xiàn)了孔府藏
本書為《二十五史藝文經(jīng)籍志考補萃編續(xù)刊》第四卷,為《漢書藝文志集釋》!独m(xù)刊》是一部史志目錄匯集與整理的大型叢書,是《二十五史藝文經(jīng)籍志考補萃編》的后續(xù)之作。
本書主要內(nèi)容:章伯鈞家人分別于1986年、2013年、2017年三次將其珍藏古籍捐給家鄉(xiāng)安徽省圖書館,總計407部,3716冊。其中明刻本居多,更有宋元明遞修本及元刻本及名家手稿本等珍貴古籍。按我國目前的古籍定級標準,絕大部分都可列入善本,且其中不乏一級本、二級本。本書系專為此四百余部古籍而撰寫的一部提要式書目,以客觀
明萬歷年間,羅明堅、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來華,他們先后編纂了多本西學漢籍序跋及西學目錄書,這些書籍的出現(xiàn),反映了西學在明清之際的蓬勃發(fā)展,特別是西人及西學的著述,數(shù)量上由少至多,類型上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趨勢。而本書稿即是對其中的《絕徼同文記》及《天學集解》等書的系統(tǒng)整理,因為諸書傳本多在海外,此次的系統(tǒng)整理既便利了國內(nèi)相關
本書精選上海圖書館藏宋刻善本60種,按照刊刻地點分為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區(qū)。每種善本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圖版(包括原刻與修版),根據(jù)版式特點、字體風格、文本異同、避諱、文獻記載判定版本時代、考訂版本源流、區(qū)別版次印次差異,并揭示遞藏經(jīng)過等等。本次出版,是在2010年版基礎上的修訂,吸收了最新的版本鑒定成
本書是甘肅省藏文古籍文獻目錄的匯總,搜集、整理各類藏文古籍文獻書目13000余條,包括敦煌、拉卜楞寺、武威等地收藏的藏文文獻,以及近些年在甘肅民間發(fā)掘的古藏文苯教文獻等。該書以文獻的收藏地為框架,對每部文獻的名稱、作者、頁碼、創(chuàng)作年代、版本、文獻完整度等做了詳細的考證和記錄。另外,敦煌藏文文獻和甘肅民間收藏的苯教文獻主
本書系安徽省圖書館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該館藏1912年以前古籍21945條,著錄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批校題跋、冊數(shù)、存卷等多項信息。書后還編制有書名筆畫索引,以便讀者使用。
本書分享了語言、旅行、文學、愛、四季、生活,存在相關主題下的好書,每個主題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關于語言要將所思所想大聲來,關于旅行書可以點亮旅途的明燈,關于文學文學就和朋友一樣,關于愛隨時感受愛的開始,關于四季像散步一樣安靜地閱讀,關于生活真誠之道與匠心,關于存在我的好書就是這樣的書。如果你喜歡書,你就會喜歡人。閱
本書匯聚了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生修讀通識課程過程中撰寫的與經(jīng)典閱讀相關的課程論文以及經(jīng)典書目的讀后感等,包括《道德經(jīng)》《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史記》《鄉(xiāng)土中國》《槍炮、病菌與鋼鐵》《中國哲學簡史》《詩經(jīng)》《國富論》《瘟疫與人》,涵蓋文學、史學、哲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貫通古今,跨越中西。學生通過探討經(jīng)典與當下的聯(lián)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