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廣振等主編的《富蘭克林華盛頓》中,我們將為讀者介紹兩位美國偉人的人生經歷,他們雖然都是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美國人,但他們的成長和奮斗經歷,卻非常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們去學習。第一位主人公,是富蘭克林。我們沒有直接稱呼他是偉大的科學家,因為在這個廣為人知的頭銜之外,他還有許多的頭銜。他參與了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
從先驗論證角度重新審視戴維森綱領,并由此擴展至語義學和知識論等領域,是最近20余年分析哲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哆壿嫛⒉┺呐c認知研究叢書:戴維森綱領與知識論重建》乃是關涉此最新趨勢的研究成果。 全書分為兩部分:第Ⅰ部分是基于先驗論證對戴維森綱領展開研究。作者認為,戴維森綱領的關鍵問題可以表述為“語言理解或交流的可能性
近年來,國內對國際關系規(guī)范理論的研究悄然興起,美國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1921-2002)是一位無法繞開的人物。他不僅復興了規(guī)范理論,還在其生命的晚年回應了國際關系規(guī)范理論的世界主義和社群主義之爭,羅爾斯持有社群主義的立場但也帶有稍許的世界主義傾向!读_爾斯國際政治思想研究》結合羅爾斯的原著和學術界相關的研究成果,
《富蘭克林自傳》是美國迄今為止最重要、讀者最多的自傳作品之一,無論從自傳的角度還是從美國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富蘭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整部自傳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時會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開創(chuàng)了美國傳記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自傳成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富蘭克林自傳》是在讀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攫雷電于九天:富蘭克林的故事》以世界五千年科學技術史為經,以各時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作緯,勾畫了世界科技發(fā)展的生動圖景。作者著力于科學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思想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結合,通過故事來講述科學發(fā)現(xiàn)的真實歷史條件和科學工作的艱苦性。《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攫雷電
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年輕的富蘭克林喜愛讀書,但是窘迫的家境使富蘭克林無法繼續(xù)接受教育,12歲時他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制造蠟燭,然后又跟隨哥哥詹姆斯學習印刷。1723年10月,作為學徒的富蘭克林由于不滿哥哥的嚴格管理,逃離了波士頓。不
《羅爾斯政治哲學中的理性觀念研究》講述了羅爾斯一生追尋的問題即“正義的民主社會如何可能”。具體而言,就是在民主社會多元論事實的背景中,探索秩序良好的正義民主社會之現(xiàn)實可能性問題。在傳統(tǒng)社會中,社會統(tǒng)一的基礎是一種真理性一致同意,但是民主社會多元論的事實使社會統(tǒng)一的真理性基礎不再適用。理性觀念是羅爾斯取代真理概念,并用來
本書按照杜威哲學思想的內在邏輯來組織材料。按照杜威哲學的方法論、經驗概念、本體論、認識論和社會哲學這個思路來撰寫,一方面,這符合杜威哲學體系的內在邏輯結構,包括最為基礎的本體論、作為認識方法的認識論、作為哲學思想的應用的社會哲學。從最為基礎的部分開始,能夠清晰地解釋應用階段的概念和思想來源;另一方面,這也符合杜威用發(fā)
托馬斯·庫恩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富爭議的學術人物之一!犊茖W革命的結構》(1962)出版之后。庫恩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范式”和“不可通約性”概念的澄清和維護上。1980年代以來,庫恩越來越傾向于從語言的角度,重新闡釋在《結構》中提出的哲學主張,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庫恩后期“語言學轉向”!逗笃趲於骺茖W哲學思想研究》分析了庫
《唐納德·戴維森》內容包括真理與意義;行動哲學;徹底解釋;哲學心理學;語義學與事件形而上學;對于外部世界、他人心靈以及我們自己心靈的認識;以及戴維森的工作對于文學理論的意義。這只是對戴維森全部工作范圍的一個綜合性導論,正因為如此,對于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以及文學理論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專業(yè)人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