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一早醒來就愛說“不”!媽媽叫他穿衣服、吃早飯、去外面玩時,他的回答總是“不”!他喜歡按照自己的主意度過一天。直到媽媽提了一個他無法拒絕的要求…… 作者馬約克·亨瑞克斯憑著多年劇場經(jīng)驗,用清新、明快的圖文呈現(xiàn)一幕幕反轉(zhuǎn)、逗趣的家庭日常,令人捧腹大笑。真實可愛的小兔子是每個愛說“不”的孩子的化身,充滿愛的結(jié)局尤其帶
在這部短小、感性、充滿話題性的紀實作品中,作家利維不僅講述了她所經(jīng)歷的婚姻解體、母親去世的人生至暗時刻,更由此思考了對于女人而言,什么才是有意義、有價值、有樂趣的生活。她援引西蒙娜·波伏娃、詹姆斯·鮑德溫、埃萊娜·費蘭特、瑪格麗特·杜拉斯、大衛(wèi)·林奇和艾米莉·狄金森等大家的思想精華,嘗試勾勒出何為女性生活的終極自由。
一部私密、真摯、動人的個人生活記錄。作者利維以女性視角回應(yīng)喬治·奧威爾《我為什么寫作》,將個人歷史、性別政治、哲學(xué)與文學(xué)等融為一體,講述:她在南非因父親遭禍而失去語言能力的童年;她青少年時期在英國的廉價餐廳里與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機相處,逐漸成長為作家;她五十歲婚姻破裂,臨時起意去往西班牙馬略卡島,回望此前的人生。作為一個
女性成長三部曲之一:論私人財產(chǎn) 倫敦、紐約、孟買、巴黎、柏林……即將邁入六十歲的作家利維開啟了自己的獨身之旅。她穿梭于一個個風格迥異的租屋之間,對擁有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終縈繞在心頭。 弗吉尼亞·伍爾夫說,一個女人要想成為作家,必須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在《自己的房子》中,利維以深刻的洞察力、敏銳的智慧,一一盤點了
《墓園的花要常換水》 假如我再也聽不到你的腳步聲,我該如何是好? 離去的是你的生命還是我的生命?我不知道。 紫堇·萬圣是勃艮座小鎮(zhèn)的墓園守護人,路過的人和熟人都會來她的住處,在她為他們準備的咖啡里,混合著笑聲和淚水。她的日常生活總是伴隨著他們的知心話語。有一天,一個從馬賽來的男人敲開了她的房門,提出將他母
本書是愛爾蘭短篇小說女王克萊爾·吉根的短篇小說集,原版書名《南極》,出版于一九九九年,講述了十五個充滿懸念和不安的故事:一個婚姻幸福的女人幻想一次美妙的艷遇,而當艷遇真的到來,卻發(fā)現(xiàn)一切無法控制;一個留戀老屋不愿離去的孩子,多一刻的停留卻失去了母親;還有一對相依為命的姐妹、一個因九歲女兒失蹤而破碎的家庭&
《奧斯維辛:寂靜的城市》是意大利普里莫·萊維國際研究中心于2021年推出的紀念文集,以不同的體裁和風格呈現(xiàn)了萊維對20世紀最為慘重的災(zāi)難之一的獨特記錄和思考。 全書由十個短篇故事和兩首詩歌組成,既包括作家此前收入《元素周期表》充滿自傳性的《鈰》和《釩》兩篇,以及《自然故事》(1966)中三篇技術(shù)科幻小說《
《寫一百年再停筆:托納多雷對談莫里康內(nèi)》既是一場導(dǎo)演與作曲家的高水準跨界對話,也是兩位對藝術(shù)有著相近審美追求、彼此信任的事業(yè)伙伴耗時持久的心靈對談。這兩位藝術(shù)界翹楚就配樂創(chuàng)作、電影拍攝與導(dǎo)演合作軼事、恩師回憶、藝術(shù)作品的理解與表達、藝術(shù)學(xué)習(xí)的歷程、童年經(jīng)歷與家庭、性格的自我剖析及生活日常等各方面進行了挖掘和探討,為我們
沒有人比奧威爾更能寫出英國人的性格,他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都~約書評》 本書收錄了喬治·奧威爾的《獅子與獨角獸》《北方和南方》《關(guān)于民族主義的札記》《英國人》四篇文章。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冷峻的文筆審視英國人和英國社會,探討了在戰(zhàn)時與日常生活中英國人的文化心理和價值取向,以及英國社會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他用犀利的筆
楊玉波,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斯拉夫語學(xué)院副教授,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斯拉夫國家研究中心”、黑龍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俄羅斯文化藝術(shù)研究中心”成員,文學(xué)博士,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研究方向為俄羅斯文學(xué)與翻譯,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著有《列斯科夫小說文體研究》,譯著有《不知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