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陪你讀書日歷2022,是日歷,更是一本寫給忙碌打工人的文學品讀課。從麥家理想谷上千冊藏書中精選52本優(yōu)質(zhì)好書,摘錄其中溫暖、治愈、勵志金句,搭配插畫師精巧插畫和每日宜忌,實用的同時儀式感滿滿。每周閱讀一本好書,并附上精讀音頻二維碼,每天15分鐘,輕松看懂經(jīng)典名著,利用碎片化時間精進成長。
這本書的目的是討論西方經(jīng)典著作。從哲學、心理學、文學、歷史、科學等方面分類介紹。 以作家作品為中心,結合作家的時代背景、人生經(jīng)歷、性格特征、人際關系、基本理念,以及作品主題、自傳他傳,將作家作品的理性、精神、情感相融合,并作出價值判斷,給出閱讀建議。趣味與實用并重。 涉及以百計的作家作品,信息量極大,行文簡潔、詼諧、輕
本書系江蘇省常熟市五家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這五家單位藏1912年以前古籍13000余條,著錄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多項信息。書后還編制有書名筆畫索引,以便讀者使用。 本書包含江蘇省常熟市五家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數(shù)據(jù),這五家單位分別是:常熟市圖書館、常熟博物館、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
本書為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之一種,收錄安徽省皖北地區(qū)26家收藏單位的館藏漢文古籍數(shù)據(jù)6500余條。凡宣統(tǒng)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錄之列。著錄項目有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內(nèi)容。本目錄后附書名筆畫索引。
幾千年來,歷代巴蜀學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貴文獻,后人不僅對此進行系統(tǒng)搜集和整理,而且還將他們的著作編成目錄加以著錄,從中全面反映歷代巴蜀學人的著述及其存佚等情況。早在明代,著名學者曹學佺即在《蜀中廣記》中編有《蜀著作目錄》,這是巴蜀最早的專門有關本地學人的著作目錄,自此以后,有關巴蜀著作目錄高達二十余種,還不包括巴蜀地方志
域外漢籍的研究是近年學術熱點,現(xiàn)有必要整理域外漢籍的相關書目,方便學者研究使用。本輯收錄《東方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録》(附《書名通檢》《人名通檢》)、《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漢籍簡目》與《尊經(jīng)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録》三種。東方文化學院,1928年10月成立,屬外務省,于東京、京都分設兩研究所,以“研究及普及‘支那’文化”爲
本書系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該館藏1912年以前古籍7845條,著錄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多項信息。書后還編制有書名筆畫索引,以便讀者使用。
書中匯聚了知名教授對于經(jīng)典文本的導讀、學生修讀通識課程過程中撰寫的與經(jīng)典閱讀相關的課程論文以及經(jīng)典書目的讀后感等,涵蓋文學、史學、哲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貫通古今,跨越中西。反映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成果、新風貌。 第一篇《中國哲學簡史》導讀 第二篇《平凡的世界》導讀 第三篇《資治通鑒》導讀 第四篇《大轉型》導讀
本書收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與《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兩種。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41年,最初專門研究中國的地方志和民俗,后擴大成研究亞洲各國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有漢籍17.7萬余冊,其中多為古珍本和善本。靜嘉堂文庫,是日本收藏日文古籍的專門圖書館。中國清末藏書家陸心源去世后,其皕宋樓所藏
本書據(jù)《四庫存目提要》,一一收集館藏或私藏原本,以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為指導,輯錄出納經(jīng)典籍的子部相關著作,簡體橫排,參閱諸本,點校整理,以便于當今學者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是書規(guī)模宏大,征引豐富;圖文并茂,收錄廣泛;結構嚴謹,體例完備;分類詳細,便于檢索。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本冊為第十三冊《一貫堪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