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本書以荊江河段為研究對象,采用實測資料分析、力學理論分析與概化模型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荊江段二元結構河岸的崩退機理及其數值模擬方法進行了研究。全書主要內容包括:研究背景及意義、近期荊江河段崩岸過程及其對河床形態(tài)調整的影響、荊江段二元結構河岸土體的物理力學特性、二元結構河岸崩退過程的概化水槽試驗、荊江段河岸穩(wěn)定性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1963-1980-根治海河運動與鄉(xiāng)村社會研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8-01作者:呂志茹譯者:開本:16開定價:58.00頁數:383印次:1ISBN號:9787010148793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崔慶瑞、張繼榮、許東波主編的《黃河下游防汛實用技術》以防汛搶險為中心,詳細介紹了黃河基本情況、金堤河防汛、防汛任務與洪水調度、防汛準備、水文觀測、防汛物資、防汛搶險、黃河防凌等相關知識、技術.列舉了身邊重要實例對相關知識進行印證,通俗易懂,是行政首長了解黃河的**讀物,是黃河職工學習防汛知識、掌握搶險技術的好讀本,還可
杜運領、芮建良、盛晟等著的《典型城區(qū)河道生態(tài)綜合整治規(guī)劃與工程設計(精)》總結了中小流域生態(tài)綜合整治的總體思路及技術方法,并以典型城區(qū)河道為研究對象,完整地闡述了流域綜合整治及河道生態(tài)修復的規(guī)劃設計過程。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部分著重介紹了河道生態(tài)綜合整治技術研究的理論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紹了典型流域生態(tài)綜合整治規(guī)劃的
本書共分11個部分,分別是水文計算、梯田工程、治溝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污水處理、垃圾回收與衛(wèi)生填埋、橡膠壩、道路工程、灌溉工程、園林景觀、生態(tài)農業(yè)園等。
《東營黃河志(1989-2005)》是一部反映現代黃河口治理的部門志續(xù)書,系統(tǒng)而又翔實地記錄了黃河口治理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歷史時段,即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本世紀初,黃河河口河段的河情、河工、河防、河政、興利、兩個文明建設等情況,以較強的專業(yè)視角,對整個黃河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口穩(wěn)定與安全、治理舉措與創(chuàng)新進行了
《歷代治河方略探討》主要探討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的治河發(fā)展,北宋利河御敵,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馴、靳輔、陳潢、魏源等的業(yè)績、觀點,還包括興利除害的設想、歐風東漸后治河策略的趨向等。
《明清治河概論》從治河的觀點出發(fā),引用了豐富的史料,以治河的策略措施為綱,進行章節(jié)的安排。而在陳述各家議論時,則以年代為序,冀以了解前后的演變過程。在論述《明清治河概論》主題之前,首先概述明以前的黃河治理,并說明明清黃河概況,這是當時治河的客觀背景。其次敘述明清治河的主要目標,這是擬訂治河方案的指導準繩。及入主題,則分
《黃河防洪工程概算定額(試行)》是根據黃河防洪工程建設實際,對水利部頒布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的補充,與其配套使用。章的編號與其一致,主要分為“建筑工程概算定額”、“設備安裝工程概算定額”、“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等三篇。《黃河防洪工程概算定額(試行)》是編制水利工程預算的依據和編制水利工程概算的基礎,可作為編制工程
《宋代黃河史研究》,是一部宋代黃河河工史研究專著。這在已見的中國水利史研究著作方面尚不多見。全書共計四章十節(jié),卷首有緒論。書中內容除部分稍有溯源和向下延伸外,以北宋治河為主,大體包括了宋代黃河治理的全部內容。其中就埽工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四季水情的鑒別、堤防修筑和堵口工程、民夫調用制度、引黃放淤、治黃機構和主要的治黃方策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