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13章,內容包括機器學習理論基礎、回歸模型理論基礎、基于噪聲特性的核嶺回歸模型、基于噪聲特性的V-支持向量回歸模型等。
改變世界的科學是針對青少年編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圖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xiàn),圖文并茂地敘說20000年來人類科學進步的足跡,每冊包含200多個條目,精美插圖300多幅。從學科發(fā)展的源頭講起,選列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重現(xiàn)科學發(fā)現(xiàn)的歷程,兼及科學機構的興衰、科學教育的發(fā)展、科學社團的變遷等。詳細介紹各個時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技術革新,幫助
"本書是根據(j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課程特點,并結合編者多年一線教學經(jīng)驗編寫而成的。本書為下冊,配套馬文蔚等主編的《物理學(第七版)》包括恒定磁場、電磁感應、電磁場、光學、相對論、量子物理等內容;共五章,每章由授課章節(jié)、目的要求、重點難點、主要內容、例題精解等部分構成,書后精心編排了兩套綜合習題、三套綜合測試,并給出了參考答案
本書為英國引進圖書。從內容來看,該書既包括了硬核的學科知識,如物質、聲、光、力,同時包含知識在生活中的有趣應用,如生活中的物理、自然中的物理,兼具實用性和趣味性。每節(jié)內容由基本介紹、知識點圖解、實際應用的圖片演示、科學家介紹和趣味知識等板塊構成,結構清晰,內容充實,圖片直觀,趣味性強,適合作為學科啟蒙和課內學習之間的銜
從夏日的煙火到冬日的暖陽,從樹林里的螢火蟲到海上燈塔……光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但是光從哪里來?我們如何看到光?光會拐彎嗎?從貓的呼嚕聲到雷雨的轟隆聲,從朋友的說話聲到學校的鐘聲……聲音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通道。但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又是怎么聽到的?為什么有聲音
本書是為物理愛好者撰寫的《物理感覺啟蒙讀本》和《物理感覺從悟到通》的延續(xù),強調從物理感覺到建立妙極機神、思合符契的物理心像的歷程,啟迪他們有意識地讓“行為心役”。要使得學生對精義曲隱的物理了然于心,就要在培養(yǎng)物理感覺的基礎上,按題面的物理圖像索驥,分成許多意念,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把這些不同的意念有機地、藝術地組織在一起,“
本書為“聚集誘導發(fā)光叢書”之一。聚集誘導發(fā)光(AIE)機理的探索伴著AIE領域的發(fā)展,AIE領域經(jīng)過20余年的蓬勃發(fā)展,機理探究日新月異。從猜測假設,到理論推算;從初步實驗驗證,到指導新體系開發(fā);從經(jīng)典光物理過程,到新穎的空間共軛機制探索;AIE機理的研究正展現(xiàn)出其在該領域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本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主要AIE
本書是一本專注于物理教育領域的研究著作。本書全面研究了物理教學的理論、方法,重點關注如何通過物理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理論闡釋、教學案例和實踐經(jīng)驗分享,為物理教育工作者、學生以及相關研究者提供了系統(tǒng)的指導,以促進學生在物理學科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希望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物理教育的獨特挑戰(zhàn)
本書旨在為固體力學專業(yè)、土木類、材料類及機械類相關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開設的"固體本構理論"相關課程,意在使學生掌握建立固體本構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本書在連續(xù)介質力學的基礎上,結合損傷理論、細觀力學基礎講述固體本構模型的建模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為簡化問題的復雜性,突出固體本構理論的基礎,本書重點
本書可作為一般大學物理(及有關)專業(yè)本科生的“量子力學”課程教材.全書共分12章:1.量子力學的誕生(2);2.波函數(shù)與薛定諤方程(8);3.一維定態(tài)問題(6);4.力學量用算符表達與表象變換(8);5.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與對稱性(6);6.中心力場(6);7.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4);8.自旋(6);9.力學量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