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著的《章太炎全集(春秋左傳讀春秋左傳讀敘錄駁箴膏肓評)(精)》收錄《春秋左傳讀》、《春秋左傳讀敘錄》、《駁箴膏肓評》,作者運用前人文字音韻學成果,廣泛地對《左傳》以及周、秦、兩漢典籍進行比較研究,在考訂詮釋《春秋左氏傳》古字古詞、典章名物、微言大義方面,提出了不少精到的見解。
20世紀初,正處于歷史交替期的中國,涌現(xiàn)了一批巨人,章太炎是其中之一,他有兩個非常煊赫的稱號:“民國先驅”和“學界泰斗”。金宏達的《章太炎傳》正是以此兩點為直足,默章太炎的生平活動為順片,刻畫了章太炎作為革命家以及作為一位大學問家、大國學家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風范與獨特個性。本書在敘及章太炎為眾人所知的活動蝌時有自己的獨到見
本書主要是《中國化學品管理國家概況》編制研究成果的體現(xiàn),其基礎結構和要素內容基本遵照了國際權威組織制訂的《化學品管理國家概況編制指南》,內容涵蓋了中國化學品管理的基礎背景,即國家化學品生產(chǎn)、進出口、使用、運輸、儲存、排放和處置狀況和國家化學品管理相關法規(guī)、制度、行政、機構、科技、資源及國際合作等各個方面,是中國首份對國
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史學家,偉大的教育家,偉大的文學家,一代宗師梁啟超的傳記。從少年時期的天資聰穎、青年時期的廣州求學到他北上北平的從政之路、戊戌變法后的流亡時期投筆從戎、學術研究的重大貢獻甚至兒女情長等等方面都做了詳細的敘寫。
《章炳麟傳/大師人物館》由許壽裳著,本書記述了章炳麟先生與孫中山同謀革命、締造民國的功勛,對古今東西文化的融會貫通,及其在語言文字上的著述與貢獻等。 《章炳麟傳/大師人物館》適合文學愛好者閱讀。
《大師人物館:梁啟超傳》是梁啟超的學生吳其昌的絕筆之作,雖只有短短五萬言,卻繼承了梁文“筆鋒常帶感情”的特點,飽含著深沉的家國之痛,因此有字字讀來皆是血的感覺。作者運用史家之筆法,將乃師的生平置于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背景之中來寫,深刻展現(xiàn)了梁啟超的覺醒與奮斗、抗爭與失敗,于情于理,入木三分,發(fā)人深省。
本書共分上中下三編,包括:朱次琦與清末嶺南“致用”之學、康有為學術和文學觀念的過渡性特質、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文學觀念的生成。
書稿為介紹康有為生平事跡的人物傳記。共十三章,分別從早年、青年、救世報國、傳經(jīng)布道、構建理論、維新運動、七書促變、變法運動、流亡海外、大同思想、與革命派論戰(zhàn)、丁已復辟、晚年生活等方面對人物進行分析。
全文共分少年英杰、名師高徒、維新變法、流亡海外、新舊論戰(zhàn)、立憲運動、民初風云、堅持共和、晚年生活九章內容,全面記述了梁啟超的救國思想、政治上的抱負,以及斐然的學術成就。
歐戰(zhàn)后的歐洲,人們對社會文化危機的反省,存在兩個取向:一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主張無產(chǎn)階級的社會革命;一是反省現(xiàn)代性,它集中表現(xiàn)為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興起,批判理性對人性的禁錮,轉而強調人的情感、意志與信仰。長期以來,學術界對于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思潮東漸的研究,成果豐碩,而對于反省現(xiàn)代性思潮在中國的反響,研究卻十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