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過程動力學主要研究電極與電解質溶液接觸形成的界面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特別是通過電流時這一界面上發(fā)生的過程——電極過程。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第一至六章)為基礎篇,主要闡述“電極/電解質溶液”界面的基本結構和性質、電極過程的基本動力學性質、動力學參數(shù)的測定方法、控制步驟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第七至十章)為應用
《新編儀器分析實驗》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在長期科學研究、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 《新編儀器分析實驗》共分6章,內容涉及樣品的采集和預處理技術、實驗誤差及有限次測定數(shù)據(jù)的處理、光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電化學法、質譜法、X射線衍射法等儀器分析實驗方法以及常用分析儀器的使用和維護、儀器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量子化學:基本原理和從頭計算法(第二版下冊)》共有9章,第17章介紹二次量子化方法,第18、19章詳細介紹格林函數(shù)方法的原理、各種形式的格林函數(shù)及其某些應用,第20、21章分別介紹置換群的表示和線性變換群的張量表示,第22章介紹李群和李代數(shù)的基礎知識、表示理論以及在化學和物理中的一些應用,第23、
王尊平主編的《綜合化學實驗(第2版)》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附錄三大部分,綜合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和材料化學等化學各分支學科中的重要實驗方法和技術。其中,基礎性實驗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術和方法;綜合性實驗是研究無機物或有機物的制備、分離、分析測試、性能和應用,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解決化
在過去的20年里,二茂鐵衍生物在超分子化學、電子傳輸材料及非線性光學材料等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其中將二茂鐵基與各種底物結合單元相連,以實現(xiàn)對客體電化學識別的研究,已成為超分子化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二茂鐵功能化配體的合成及電化學客體識別性能研究》設計合成了六個系列分別具有金屬離子或陰離子識別性能
本書對物理化學核心理論體系及方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并引入了物理化學學科的實際應用和前沿成果,主要內容包括:熱力學靠前定律與熱化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熱力學體系、相平衡、化學平衡、電化學、化學反應動力學、催化劑的選擇制備及應用、不同催化劑的催化作用、表面現(xiàn)象、膠體分散系統(tǒng)與高分子溶液、量子化學基礎、群論基礎和化學
應用燃燒診斷學
《化學史簡明教程(第2版)》介紹了古代化學史、近代化學史與現(xiàn)代化學史上的主要事件,例如化學的原始形式煉金術,玻意耳把化學確立為一門科學,燃素學說的興衰,拉瓦錫發(fā)動化學革命,原子一分子論的建立,生命力論的破產(chǎn),有機結構理論的建立,di一次國際化學會議的召開,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原子大門的打開,原子結構理論的建立,現(xiàn)代化學鍵
《微型化學實驗及教學案例設計》旨在通過設計新穎有趣的實驗內容來增強學生的興趣,注重在設計過程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精神的培養(yǎng),以及溝通和合作能力的鍛煉,利用仿真技術,幫助學生提高實驗成功率!段⑿突瘜W實驗及教學案例設計》共分11章,包括微型化學實驗概述、微型化學實驗儀器簡介、中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碘酒中碘的檢驗、氫氧化
張祖德、劉雙懷、鄭化桂編著的《無機化學:要點·例題·習題(第4版)》共分14章,其中第1章至第7章為無機化學的基本原理及理論,包括物質的三態(tài)、化學熱力學、化學平衡和溶液中的平衡、化學反應速率、氧化-還原和電化學、原子結構、化學鍵與分子、晶體結構等。第8章至第14章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