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以來,儒學的話語逐漸進入了中國社會的許多領域,成為人們討論公共問題的重要思想資源之一。這一現(xiàn)象自然來自官方、學術界等多重互動,已經(jīng)且仍在極大地改變著原來學院化的儒學研究范式。過去的儒學研究往往被置于中國哲學的學科下,抽象化、思辨化既是其優(yōu)點也是其缺點;而現(xiàn)在,儒學研究的主題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原有的中國哲學領域,不僅
《子藏·兵家部·孫子卷》收書一百三十八種,并附《吳子》四十六種,整合成精裝十六開本三十四冊予以出版。本書將其版本的遴選放在編纂工作的首位。收錄目前所知有關以上孫子(吳子)各種之白文本、注釋本、節(jié)選本、?北尽⑴1炯跋嚓P研究著作等珍稀古籍版本。本書的出版,必將有力地推動相關學科的研究與發(fā)展。
杜維明先生是一位有著極高國際聲望的哲學家,其在“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啟蒙反思”“世界倫理”等方面的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儒學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全球化發(fā)展,為促進各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貢獻。2019年恰逢杜維明先生八十華誕。陳來先生擔任主編,編選了49位知名學者的相關文章組成《儒學第三期的人文精神
本書每章包括四部分:《論語》原文、注釋、語譯和講析。原文部分,準確無誤;注釋部分,注重會通,以簡馭繁,解釋清晰而明確;語譯部分,盡量切合古人語言特點,十分注意氣氛與語言力度,力爭兼顧達意與傳神;講析部分,作者在博采眾說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閱歷,多有新見。作者試圖融匯文史,打通古今,使人閱讀古籍,思索生命。
本書以語言哲學的視角,研究易學思想的表達方式。訓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并不意指etaphysics意義上的道、器關系,從而提出關于易學研究的語言哲學方法論。嚴格界定易之四道畫象辭占的不同語言等級,說明它們各自相關而不對應,彼此之間沒有內在邏輯關系;闡明重卦說與語言邏輯的不一致性。強調卦爻畫的標記符號特征只具
本書作者謹遵《道德經(jīng)》原著,參考歷代名家對《道德經(jīng)》的智慧解讀,融合儒、釋、道的精華,結合中外心理學、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成果,借鑒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問答模式,結合新時代與時俱進的變化和發(fā)展特點,用通俗大眾化的語言,對《道德經(jīng)》義理及智慧進行全方位深度推演,試圖運用全新的視角和思路,拋磚引玉式地解讀、理解、應用、
《周易明意》是溫海明教授過去二十多年中的《周易》哲學沉思錄,力圖匯通易學與中西哲學,此書志在匯通中西,融鑄古今,開意本論,成意哲學,可謂學林幸事。作者用心良苦,哲思細密,既深入解讀經(jīng)傳文,又對卦爻辭解釋推陳出新。書中對經(jīng)文和傳文的意義做出新的哲學詮釋,適當選取歷代和現(xiàn)當代注釋加以闡發(fā),主要從"意學"
莊子匯校考訂
本書通過比較出土本《老子》(郭店《老子》、馬王堆《老子》、北大簡《老子》)與通行本《老子》(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之異同,廣泛吸收中、日學者研究成果,對涉及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的許多問題做了新的探討!独献印返淖髡摺⒊蓵、思想等,因這本《問道——〈老子〉思想細讀》而一一得到澄明。
《站在莊子的肩膀上》焦于經(jīng)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引導傳統(tǒng)文化典籍回歸當下生活!墩驹谇f子的肩膀上》首先講述生活中淺顯易懂的故事,以與莊子詰屈聱牙的長篇寓言相呼應。其次,在“唱和呼應”中,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學習技巧。文意解說后,再運用諧音,選擇較為耳熟能詳?shù)母枨⒏木幤涓柙~內容,在一哼一唱的輕松學習中,熟記并把握《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