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張奎良教授突出的學術研究貢獻和在國內學界的重要地位及影響,在張先生80華誕和從教56周年之際,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決定把張先生的多年研究成果,以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滿足哲學工作者和廣大讀者的學習和閱讀之需,以便了解先生的學術思想、研究風格和學術貢獻,把先生的研究在哲學領域傳承下去,為此推出《張奎良文集》十卷。
此書收錄了南帆先生自1982年至2007年期間撰寫的理論論文,共45篇文章,論述了詩的語言、詩的技藝、小說技巧、小說形式、小說情節(jié)模式、現(xiàn)實主義、文學批評等文藝理論的基本問題。90年代中后期,以文化理論研究為主要內容,可以看出南帆對自身學術視域的反思、擴大與深化。此書展示了南帆三十余年學術思想的發(fā)展軌跡,對當今文藝研究
本書為《南帆文集》第8卷,以文藝短評為主要內容。作者為知名學者,批評文字綿密而深邃,犀利而雋永,內涵豐富。
此書收錄了南帆先生自1981年至1998年期間撰寫的關于作家作品文學史的批評文章,共44篇文章,對王蒙、劉心武、劉紹棠、王安憶、韓少功、張承志、陳村、李杭育、北村、張煒等當代作家在八九十年代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深度的闡釋解讀,為讀者描繪出這一時期小說敘述藝術的發(fā)展軌跡。
徐梵澄先生(1909-2000)之作品《尼采自傳》《薄伽梵歌》《玄理參同》和《陸王學述》,分別完成于20世紀30年代初、50年代初、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四書依次相間幾20年,宛若一枚枚閃耀的寶珠,串系在他頗具傳奇色彩的生涯之上,傳映著他從青少年時期的出發(fā)、到中壯年時期的行遠、再到耄老年時期的回還之精神軌跡。 其
新民說 我相信中國
《哲學與人生》一書收錄的都是胡適*為經典的名篇佳作。其中*輯:哲學探微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中西哲學的經典文章;第二輯:人生命題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人生觀的經典名篇;第三輯:四十自述收錄的是胡適生前*親筆撰寫的自傳,是中國現(xiàn)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講述了作者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歷,回顧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歷程,是作者與
作為一部演講集,本書收錄了童世駿近幾年來所作的20場精彩演講與對話,主要是對時下頗受關注的一些哲學命題、社會現(xiàn)實等進行的比較深入的學術探討,也是對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的回應。相對于哲學家們晦澀艱深的學術著作,本書的語言更通俗易懂,內容更貼近生活,里面列舉了很多發(fā)生在人們身邊的事件,比如512汶川地震捐款、公
本書是作者在中建集團大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大背景下,就中建西北院企業(yè)文化建設而形成的研究成果總集及部分個人文章、詩詞合集,其中文章,或針砭時事,或討論熱點,或解決具體問題,貼近時代接地氣,而就企業(yè)文化建設及相關理念進行的論述,尤其對于企業(yè)文化建設具有參考價值。
《語言文化述評》論述語言和文化等方面諸問題。收文80余篇,劃分五部分:*部分為談語說文,是零散談論語言文字的篇什;第二部分為圖書評說,關涉編輯,談論圖書的諸篇;第三部分為生活感悟,是作者從生活經歷、感悟談論廣義的文化,兼及物質文化;第四部分為回憶師友,從不同角度回憶師友;第五部分為我和京劇,談論有關京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