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以下四本書的內容:《談美》,從凈化人心、美化生活出發(fā),提出人生的藝術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認為藝術化的生活,既是個人修養(yǎng)、快樂的源泉,也是凈化社會、收拾人心、拯救社會問題的根本良方!墩劽罆啞酚墒鈺沤Y集而成。深入探討了美學、藝術、文學中的美和美感、審美范疇、形象思維、文學創(chuàng)作及人性論等一系列問題,是學
《西方美學史》是美學界泰斗朱光潛先生的一部重要美學著作,是我國學者撰寫的西方美學專著。書采用引史自我評述的方法,根據(jù)西方美學歷史發(fā)展脈絡,以時代為線索,流派為綱要,主要人物為落腳點,選取其中代表性大、影響較深遠、公認為經(jīng)典性權威,可說明歷史發(fā)展線索,有積極意義而足資借鑒的流派,重點介紹各美學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和觀點,并
《生如蟻美如神:怎樣平凡而有詩意地過一生》是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文集,分為品藻人生之美、美學散步、藝術在心中流轉、文藝與藝術的美好相遇、美從何處尋、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六個章節(jié),涉及中西美學原理、世界藝術、文學鑒賞、藝術生活等內容,行云流水的文字傳達出美學的思辨,讓我們擺脫世俗紛擾,獲得心靈的寧靜和自由,并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生活之
本書是對“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6大核心素養(yǎng)中“人文積淀”這一要點的具體解讀,旨在讓初中生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fā)現(xiàn)、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其主要內容為:人類各民族豐富多彩的藝術樣式和風格的介紹;美的一般規(guī)律;真善美的關系;美與丑的關系;美與崇高的關系;美的各范疇;從生活
本書共九章,第一章至第三章講述了美學的基本理論問題,涉及美學、美和美感;第四章至第九章,將較具體的美學問題與美育實踐結合起來進行講述,依次涉及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tài)與美育、青少年發(fā)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
作者在介紹我國近代歷史上(1840-1949年)美學思想以承上啟下的方式在繼續(xù)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美學思想的基礎之上為我國現(xiàn)代的美學思想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道路,本書對中國近代美學的歷史進程中具有代表性人物王國維、梁啟超、蔡元培等的美學理論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歷時性和共時性的角度進行了重點整理分析,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有助
《談美》寫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成書的三年之后,仍以書信形式,仍以青年讀者為對象,談藝術與美,但著眼于美化人生,與“十二封信”一脈相承,被稱為“第十三封信”。這本美學入門之書,也是“通俗敘述《文藝心理學》的縮寫本”,朱先生在聊天的過程中給予讀者美的啟示、美的教育,引導讀者逐步認識美,理解美,掌握美的體系。在“慢慢走,欣
本書收入張競生先生《美的人生觀》和《美的社會組織法》兩篇宏論。在《美的人生觀》中提出:美的人生觀之所以高于一切人生觀,就在于能在丑惡的物質生活上求得美妙有趣的作用;在疲弱的精神生活中得到剛毅活潑的心思。在《美的社會組織法》中提出:凡富與強的組織,如無美的、藝術的、情感的元素,則富的不免為資本家的兇惡和守財奴的乏味;強的
《悲劇的誕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哲學(美學)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輕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理想——德意志文化將在古希臘文化的灰燼中浴火重生。《不合時宜的沉思》共四篇,反映了尼采諸多對于科學、哲學、道德、文化、人生、教育等多個維度的批判與思考,批判時語言文字鋒利如刀,抒情時情感真摯而動人,同樣也是尼采令人著迷的作
曾繁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是當代生態(tài)美學的奠基人。他在生態(tài)美學,審美教育,文藝美學等研究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造詣.生態(tài)美學作為我國新時期美學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收獲之一,曾繁仁教授在生態(tài)美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開拓性的成果。曾繁仁文集共五卷,將曾繁仁先生幾十年來對生態(tài)美學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收錄。分別為第一卷: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