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碑帖集字創(chuàng)作藍本——草書白居易詩精選》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憶江南·江南好》《錢塘湖春行》《問劉十九》《觀刈麥》《邯鄲冬至夜思家》《長恨歌》等)為內(nèi)容加以精選,并通過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將歷代經(jīng)典碑帖行書范字集合在60余幅書法作品中。力求風格統(tǒng)一,行氣流暢,章法形式多樣,既可直接供書法愛好者臨摹,又可為其書法創(chuàng)作提
在浮躁喧囂的生活中,書法是學書者的心靈凈土。練字不僅能感受書寫的樂趣,提升自我,還能緩解焦慮,讓心很快靜下來。一筆一畫,一撇一捺,一起一落,更是磨練心性的過程!兜赖陆(jīng)》是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德道經(jīng)》《道德真經(jīng)》,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
《棹墨蘭川》是一本硬筆字帖,作者自幼練習書法,退休后投身少兒書法教育事業(yè),辦起了書法教育工作室,還研究出一套《學字輔導九要法》。本書精選了一百多件書法作品,有儒家經(jīng)典、童蒙讀物,有啟迪智慧的名人名言,有高華大美的詩文名篇,給人以傳統(tǒng)美德與智慧的熏陶。文中輯錄了姜老先生多年書法教學經(jīng)驗之談《學字輔導九要》,言辭懇切,感悟
本書所書毛澤東的詩詞,意境高遠,蘊涵豐富,表達了毛澤東的心路歷程、偉岸人格和光輝思想,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歷程。陳東久的書法作品溶今鑄古,立意新穎,不困于一格,不因形傷意,自成風貌。毛澤東詩詞本身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意義,通過書法的演繹,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作品中對毛澤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锻跏范夏怪俱懜濉,紙本,由《王長者墓志銘稿》和《史翊正墓志銘稿》合成,現(xiàn)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王長者墓志銘稿》,行書,紙本,30.3cm×78.5cm,凡22行,328字,約書于元祐元年(10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后期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書法出入晉唐,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自成一格,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其昌是中國書法史上頗有影響的書法家之一,其書法風格與書學理論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本冊收錄董
本書匯集明代文彭至近現(xiàn)代中國篆刻名家邊款7500余條,涉及印人約300位,為當代篆刻名家韓天雍教授近20年研究成果。書稿按照印人時代與創(chuàng)作時間排序,將所匯集篆刻作品的印文和邊款內(nèi)容加以釋讀,附印人小傳、創(chuàng)作年代和部分作品印面、邊款圖片,對款文中涉及的時間、人物、地點、詩詞等加以注解。因傳統(tǒng)印譜出版中鮮有識讀邊款釋文,即
晚清名臣主要包括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他們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對中國政治、軍事、文化、經(jīng)濟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楹聯(lián)文化在清代由興而盛,以其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融合,達到了雅俗共賞的效果,從而使大量士人墨客投身于其中。作為在當時有著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晚清名臣,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其中。而他們創(chuàng)作的楹聯(lián),氣象正大
《行書集王圣教序五種》是我社“條稱體”系列圖書又一新增品種。該系列已出圖書有:《小楷洛神賦十三行五種》《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三種》《小楷靈飛經(jīng)五種》《小楷樂毅論五種》《小楷孝女曹娥碑五種》《小楷黃庭經(jīng)五種》《大字麻姑山仙壇記三種》《篆書說文解字部首四種》《篆書千字文五種》,等等,目前已出14種。本書選用了《集王圣教序》的五
本書是針對“文徵明小楷”開發(fā)的一本書法教程。文徵明為“明四家”之一,他擅長書畫,小楷造詣頗深,風格溫婉秀麗,清爽峻拔,是后世書家學習的典范。本書以文徵明《草堂十志》《落花詩》等經(jīng)典名作為基礎,從基本筆法、常見偏旁部首、結構技巧三個角度剖析文徵明小楷的技法,并附有詳細的視頻示范講解,所選例字豐富,講解生動細致,較為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