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觀念分析”闡釋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詩學觀念的決定性影響,同時也揭示了詩學背后隱含的深層文化意蘊。第一章具體論述了以儒學和老莊之學為代表的諸子之學對先秦詩學的影響,揭示了先秦詩學觀念與士人階層復雜心態(tài)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也揭示了詩學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
本書內(nèi)容主要針對當下明清小說研究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與回應,所以各章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第一章《三國演義》篇考證了羅貫中當為在太原生活過的東平人,小說當成書于明初;第二章《西游記》篇考釋“紫金缽盂”“金蟬”“松箍咒”“卷簾大將”等。第三章《金瓶梅》篇考
本書是就宋代帖子詞這一文體所作的專題研究,宋代帖子詞是指宋代立春、端午節(jié)日由學士院為宮帖、門帖所撰寫的五、七言絕句詩。
《詩經(jīng)•國風》共有一百六十首詩歌,《讀風臆評》共點評九十四首,剩下的六十六首有點無評。該書注重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對《詩經(jīng)》進行分析,并注重個人的主觀感受,即序言中所説的“以臆讀,以臆評”!蹲x風臆評》的最大特色是“以詩讀《詩》”,即結合《詩經(jīng)》或後世詩篇來闡釋《詩經(jīng)》的文學美感與詩篇內(nèi)涵等,如評《邶風R
本教材主要內(nèi)容是分期講解中國古代詩詞,讓學生在課堂上領悟中國古代文人的人生智慧,體會古人與今人種種人生況味的異同。教材分為六章:第一章先秦詩歌作品賞析,第二章秦漢詩歌作品賞析,第三章魏晉南北朝詩歌作品賞析,第四章唐詩賞析,第五章宋代詩歌賞析,第六章元代詩歌賞析。本教材內(nèi)容充實,形式豐富,且自成系統(tǒng)。
本書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圖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16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xiàn)澆混凝土板式樓梯)》16G101-2、《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
《詩詞格律簡釋》共五章32節(jié),14余萬字。詩譜按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分類,共16種;詞譜依詞調(diào)長短分類,58字及以下為小令,59至90字為中調(diào),91字及以上為長調(diào)。共收錄小令46種,中調(diào)19種,長調(diào)18種,凡83調(diào)。各類各調(diào)按字數(shù)多少排序。詞譜中上列例作,下列詞律,供使用者對照參考。以○表示平聲,●表示仄聲,⊙、☆、
本書是對傳世名著《世說新語》及其相關文獻的綜合整理與系統(tǒng)研究。分別對南朝、唐代、宋元、明代、清代、近現(xiàn)代、當代等七個歷史時期的《世說》研究情況進行專題論述,充分展現(xiàn)該書近一千六百年的研究概貌及歷史演進過程。本書采取考校結合、夾敘夾議、以史帶論,尤其注意在文史哲交織互動的學術史框架下,把握《世說》學史的特殊風貌,故本書實
本書作者遴選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名篇,從全新的角度出發(fā),運用獨特的批評方法來閱讀、闡釋、品評經(jīng)典名篇。該書既講究專業(yè)性,提供專業(yè)性的把握方式和見地,又突破狹隘的論文路數(shù),講究清新、親切、隨意和文字趣味,視野寬廣而又心細如發(fā),重視感性、直指內(nèi)心。該書涉及的詩人和作品眾多,如屈原、曹操、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甫
本卷從新詩創(chuàng)作、詩潮研究、詩人研究、詩歌理論與批評四個維度分別對詩歌進行了論述,是一卷有史料價值的理論選。 李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