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老子的文獻資料,全國解放后,長沙馬王堆發(fā)現(xiàn)了帛書《老子》甲、乙本,湖北荊門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國楚墓竹簡《老子》,為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可以解決過去某些爭論的問題,如《老子》成書年代等。但影響中國文化的并不是帛書和竹簡本《老子》,而是長期廣泛流行的河上公本和王弼本。因此,《老子繹讀》的譯文依據(jù)還是王弼本。
1、用“同步釋義”解釋老子章句意圖,以“引論”和“識道進道說”解析老子思想與闡明如何吸收和運用。2、探索“道”的本質(zhì),了解老子的意識觀念及行為目的。3、從“非常道”的角度解析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具體意圖和解決了一些歷來存在的釋義問題。4、探索老子的至高道德和智慧是從哪里來的?深度解析老子思想,便于讀者消化、吸收和運用
尼山書院,是孔子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圣地和中國精神的象征。本書作者潛心尼山,博覽群書,皓首窮經(jīng),含英咀華,厚積薄發(fā),從“十三經(jīng)”元典中提取二十六個最重要的主題詞,效法先哲,分二十六個專題解剖中華傳統(tǒng)精神文化基因。 《尼山書院的二十六堂國學課》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背景下,旨在幫助大眾正確認識自己與傳統(tǒng)文化
《墨子》是闡述墨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記載墨子的言行、闡述墨家的認識論、邏輯思想等,其中還包括力學、幾何學以及光學等自然科學的知識。自漢代獨尊儒術(shù)之后,墨家思想少有人問津。自清代干嘉時期,墨學再興,孫詒讓的《墨子間詁》可謂集清代學者《墨子》?敝蟪伞V撩駠鴷r期,對《墨子》和墨家思想的研究出現(xiàn)了一股高潮,影響
孔丘的《論語》《中庸》《大學》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輯定“四書”中重要的三部儒家經(jīng)典。這些經(jīng)典中蘊含了華夏先哲的智慧,記述了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內(nèi)容涉及歷史、政治、哲學、文學等諸多方面,千百年來一直備受推崇。閱讀這些經(jīng)典,既可修身養(yǎng)性,又可增智廣識,還可立德勵志。
《學庸論語》包含《大學》、《中庸》、《論語》三部分內(nèi)容!洞髮W》為《禮記》第四十二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講述儒家關(guān)于治國安邦的“大學”之道!吨杏埂窞椤抖Y記》第三十一篇,探討人性本原問題,其宗旨在于修養(yǎng)“至誠”之性!墩撜Z》是孔子與其弟子論道的語錄集,是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全書設原文和注釋兩個欄目,
老子在出函谷關(guān)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jīng)》或《道德真經(jīng)》。《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jīng)》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jīng)》,第38章以后屬下篇《德經(jīng)》,全書的思想結(jié)構(gòu)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道德經(jīng)》一書
陽光閱讀:論語通譯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第一部分《論語》原文,是對《論語》全文的解讀;第二部分孔子生平,是對孔子一生經(jīng)歷的概述;第三部分《論語》中重要人物介紹,是對孔子的弟子生平以及《論語》中涉及的其他重要人物生平的簡介;第四部分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是對《論語》中出現(xiàn)
本書是《老子》與《莊子》的合集,收錄《老子》81章及《莊子》33篇內(nèi)容。為了全方位、多層次展示《老子》與《莊子》這兩部巨著,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對每篇作品進行全解、詳注,并配以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