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正義
本書是近二十中國散文研究的重要著作,是作者在博士論文基礎修改而成。本書擺脫既有研究存在的散文本體論的桎梏,將現(xiàn)代散文的形成視為其在現(xiàn)代觀念影響下,中國古代文章多重功能性持續(xù)削弱的產物,將近二十年散文的文體變革與寫作內容的調整,視為散文逐步恢復其部分功能性的表現(xiàn)。以此為基,進入散文寫什么、為什么這樣寫、怎樣寫與這樣寫的意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歷來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而中國古典詩詞更是以其篇幅短小、題材廣泛、內涵豐富、意蘊悠長、形象生動、音律諧和而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成為浸潤于中華民族血脈里的文化基因,也是現(xiàn)代人用情志感悟祖先精神的
當前各地興起的國學熱書院熱,無不說明以國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已然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無疑也有精華與糟粕之分,本套叢書定義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前市場上的國學類書籍眾多,要想突出特色,無非就兩種途徑:注釋精準、體例有特色。本叢書從經史子集中精選了四十九種典籍,同時以專業(yè)的注釋、準確的注音、精確的導讀、適當?shù)呐?/p>
中國國內《紅樓夢》研究日本的紅學研究一直是紅學研究的重要方陣之一。毫無疑問,伊藤漱平的《紅樓夢》譯本研究,必然與我國學術界對日本紅學研究現(xiàn)狀的看法有關。王麗娜在其出版于1988年的《中國古典小說戲曲名著在國外》中就曾說:二十年代至今,與西方學者的研究相比,日本學者的研究呈現(xiàn)出較早取得成就,論文數(shù)量多,并且選題廣泛等特點
本選題首先對清代才學小說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整體研究,分別從清代才學小說的涵義與源流發(fā)展,才學小說創(chuàng)作的審美意蘊、結構模式、社會意識與深層文化訴求,清初至中葉才學小說的發(fā)展脈胳及其與政治思想、社會文化的互動等多方面探討才學小說的發(fā)展、演變及其與清代文學、經史學術等的關系,并可考見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思想、文化的發(fā)展
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代表,標志著詩、詞的全盛時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中*值得自豪的瑰寶。作為大學公選課教材,本選題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唐詩宋詞的簡明文本,幫助學生了解唐詩宋詞的經典作家作品,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閱讀、鑒賞和表達能力。本選題以作品賞析為主,按詩詞的表現(xiàn)主題進行分類講授,大致分為十講,每講
本書以北宋詩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詩歌作品為研究對象。首先采取知人論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隱兩端的行藏軌跡,以期從有宋一代士風演進嬗變的大背景下解讀郭祥正獨特個性及其放曠詩風的形成原因;而后,從內容、體裁、意象、章法、風格等多個方面描摹出郭祥正詩的本來風貌,在解讀其詩歌藝術性的同時,也將這些詩歌用作郭祥正心路歷程的注解
《小說修辭研究(修訂版)》是一部建構體系性小說修辭學的著作。本書對小說寫作進行深入剖析,引經據(jù)典,涉及許多理論著作和小說文本,盤點了古今中外與小說相關的文學理念,并對當下一些文學上的誤區(qū)和迷信進行了質疑和辯詰。本書視野開闊,跨越敘事學、文體學與修辭學等學科,提出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本書系作者陳培浩在博士論文《歌謠與中國新詩:以1940年代新詩歌謠化傾向為中心》基礎上修訂而成,該論文在著名詩學專家王光明教授指導下完成,獲得2014年首都師范大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在開題和答辯過程中受到吳思敬、吳曉東、程光煒、張?zhí)抑蕖堉局、王德勝等教授的充分肯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