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是密爾**個人特色、影響**的一部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學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經典作品,以致被人認為如果不讀它,就不了解自由主義的真諦。一個半世紀以來,本書不僅對于西方的思想界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于東方的思想啟蒙和社會變革也產生了重要的沖擊。
西塞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表作。認為國家是人們在正義的原則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結成的集體;君主、貴族和民主三種政體都是單一政體,理想的政體應是“混合政體”。本書結合了西塞羅的政治實踐經驗,以對話形式分析政體和法律問題,思路清晰而饒有興味。
本書收錄了潘恩的《常識》和《美國危機》《人的權利》《地權正義論》等精彩篇章,是政治思想史經典著作!冻WR》以先知般的洞察力和政治遠見,為北美人民分析了爭取獨立、在新的原則基礎上構建政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潘恩高揚共和與民主的旗幟,批判封建等級制和君主政體,以無私熱情和務實思想為民眾提出了革命綱領,其影響經久不衰,有很強的
本書是以色列著名社會學家艾森斯塔德的代表作,比較并分析了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的幾乎所有官僚帝國的政治體系,包括古埃及、古巴比倫、中華帝國、波斯帝國,以及絕對專制時代的歐洲國家等,是古典社會學時期以來第一部進行廣泛比較的宏觀社會學分析名著。本書基于結構功能主義的視角并對其加以發(fā)展,《帝國的政治體系》所展示的分析在許多方法
烏托邦的觀念源自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持久渴望,它植根于原始而富足的、具有社會平等特點的黃金時代,并隨著托馬斯·莫爾的名著《烏托邦》的出版而變得清晰。從創(chuàng)始神話到新世界的發(fā)現(xiàn)之旅,從技術進步時代的探索到理想社區(qū)的建構,本書呈現(xiàn)了古往今來的詩人、哲學家、社會改革家、建筑師與藝術家構想中的烏托邦形象的變遷,并指出,可持續(xù)的烏托邦
20世紀對于中國,是一個急速的世紀。幾十年一百年時間,走完了西方數(shù)百年的歷程,不到十年時間即推翻了幾千年的帝制,正如孫中山所說,百年銳于千載。本書是作者關于20世紀前半葉中國思想與社會變遷的思考。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若干個案,從思想和文本這一內在理路分析辛亥前后的時代變化與讀書人的心態(tài)變遷,以及這一變遷是如何深
本書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準、學術話語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還不相稱。進一步深入系統(tǒng)研究中國政治道路、政治實踐及政治經驗,講好中國政治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超越西方政治理論,提升中國政治學的國際話語權,都需要
全書分為六章,分別論述:研究設計與相關知識的構建;研究問題的提出如何影響研究結果;研究對象和案例的選擇如何影響研究結果;研究論據(jù)的采用如何影響研究結果;研究方法和技術的選擇如何影響研究結果;以及最后的總結。本書論證了在闡釋理論的過程中構思精致的研究設計與收集令人信服的證據(jù)二者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一些從政治學研究領域中精選
本書共十七章,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哲學:引人挑戰(zhàn);柏拉圖:倡導正義;亞里士多德:支持共同體;西塞羅:擴大公民權;奧古斯。嘿H低政治;阿奎那:使公民身份基督教化;路德和加爾文:重構權威;馬基雅維利:逃離無政府狀態(tài);霍布斯:確保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