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多年采訪、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人物專訪錄,主要選取了15個廣東(或廣東籍)文藝、教育、學術或僑界名人,通過他們輾轉千里的人生故事展現(xiàn)大背景下個人不屈于命運、不隨于流俗、不畏于困厄,追隨內心、放歌生命的人生奇蹤。所寫人物包括潘鶴(雕塑家)、鄭錦(畫家、央美首任任校長)、陳煥鏞(教育家、植物學家)、梁家勉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4年是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建制100周年。百年來,外國語學院始終與民族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譜寫了一個個生動的外院故事,鑄就了一個個輝煌的外院篇章,涌現(xiàn)出一批批杰出的黨員教師、校友。他們以崇高的思想情操、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學術成就及育人實踐為社會貢獻力量,為時代書寫
本書以鄭志明的個人成長和奮斗歷程為線索,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內涵,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繪本,展現(xiàn)了新時代黨員的風采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同時,本書采用繪本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通過豐富的視覺元素和生動的文字描述,讓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本書通過對鄭志明個人經歷的描述,讓讀者
追夢人三毛,一生都在追逐的路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演繹自由與酒脫、精彩與浪漫,度過了傳奇的一生。在孤寂的童年,她關上了心門,深藏書海;多年后,她推開了文學的窗,迎來了新生。心中有夢的人永遠不會被現(xiàn)實圍困,她用堅韌、勇敢將生活的困境當成肥沃的土壤,讓夢想絢麗綻放。作者以唯美的筆觸和獨到的見解,會讓熱愛三毛的你,在品味三
張愛玲(1920-1995)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當年,她的處女作問世,驚艷了文壇,也因為作品,讓她贏得了無數(shù)粉絲的憐惜。本書記錄了這位女作家的成長史。從她的出生到她18歲時,離家投奔母親。在她的童年時期,目睹了父母的舊式不幸婚姻,讓她意識到,一個女人只有學到知識才能不辜負自己,她堅信女性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此為檔案匯編類選題。為傳承紅色文化,賡續(xù)紅色血脈,海南省檔案局以檔案史料記述了13位瓊崖早期革命人物的革命事跡(按歷史事件時序排列):五四運動中犧牲的郭欽光烈士、我黨早期組織成員陳德榮、我黨最早的正規(guī)武裝隊隊長徐成章烈士、沙基慘案中壯烈犧牲的曹石泉烈士、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莫同榮烈士、中共北江特委書記葉文龍烈士、中共瓊崖
本書運用大量史料和文學性的語言,細致描摹勾勒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生。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滿波折。蘇軾通達時入居中樞,為帝王師,為文壇領袖;落魄則屢遭遷貶,以致萬里投荒,潦倒無依。這本傳記以蘇軾傳世作品為依據,忠實而生動地敘寫蘇軾的人生軌跡、政治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以及他領悟人生的思想升華過程。作者融會哲思、史識、心理透視
本書是以與倫明交游比較密切的101位學者為研究對象的人物傳記集。以倫明為主線,按照其讀書求學、工作生活、藏書訪書等重要經歷的交游情況對相關學者依次進行編排,分類梳理為嚴師益友、京師同窗、留京粵人、在京同事、兩廣摯友、豫遼同事、藏家良朋、坊肆書賈、高足弟子、日本友人、其他朋儕等十二個篇章。
本書探尋了古往今來優(yōu)秀的保定籍人物和部分客籍人物在燕趙大地乃至整個中國的活動軌跡,由精彩人物故事210余篇,分為神話傳說、政治軍事、教育文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醫(yī)藥農林、紅色保定、時代榜樣、冠軍搖籃、民俗非遺10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