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馬內阿的短篇小說集,包含了十多篇短篇小說。既寫到人們眼中的集中營世界;也寫到了羅馬尼亞集權社會里的人們。既有幸存與回歸,也有崩塌的希望。這些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都源于作者特殊的人生經歷,而小說中人物所具有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心理特點,使我們得以了解羅馬尼亞特殊時期里人們的面貌。本書譯自羅馬尼亞語,是國內出版的第一本馬內
本書一共收錄了8篇童話故事,包括《夜鶯與玫瑰》《快樂王子》《巨人的花園》《公主的生日》《星孩》《驕傲的火箭》《少年國王》《漁夫和他的靈魂》。在這些童話中,無論是為愛堅持,最終無私地獻出自己生命的夜鶯,還是樂于助人,從不計較得失,為了幫助別人丟掉性命的小漢斯,或者是擁有一顆愛心,為了幫助貧苦人民奉獻自己的快樂王子,他們都
《鷹之巢》是斯洛文尼亞的一部文學名著。最初寫于1938年。20世紀60年代,它成為南斯拉夫最受歡迎的書籍。20世紀90年代,巴爾干戰(zhàn)爭期間,成為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的暢銷書,并被翻譯成30種以上的語言。作者弗拉基米爾·巴托爾描述了一個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故事。在十一世紀的一個名為“鷹之巢”的城堡中,城堡主人伊本為了追求對屬
本書是作者根據其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取得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的的同名博士論文改寫而成。本書以Martin&White(2005)和Martin&Hood(2007)評價理論為框架,全面應用態(tài)度、介入、級差三個系統(tǒng),對約翰?福爾斯的小說《捕蝶者》進行了闡釋。評價理論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關于語言人際功能的新發(fā)展。它在分析各種語篇類
《小飛俠彼得潘》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享譽全球的童話作品。作者在這部童話作品,刻畫了一個天真浪漫的小男孩彼得·潘。彼得·潘永遠都不愿長大、也不會長大,而他不想長大的原因就在于想一直無憂無慮地玩耍和冒險。作者創(chuàng)造的這一形象不僅獲得全世界兒童的喜愛,更因為其對兒童生活的刻畫,也讓許
《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紀法國民間長篇敘事詩,長達25000行,大約在1170年到1250年期間成形,*初是長篇故事詩,作者有許多入,絕大多數已經難以查考。后來還有不少續(xù)篇和仿作,連德國大詩人歌德都根據這個故事寫過敘事詩《列那狐》。今天流傳*廣的版本是法國女作家瑪特·艾·季諾夫人改寫的33篇散
本書包含關于作者的逸聞趣事、創(chuàng)作緣起、角色原型、未發(fā)表章節(jié)、手稿研究;還包含關于《小王子》在世界各地譯本和封面的收錄、關于角色和地理環(huán)境的分析與總結、經典語錄;以及電影、戲劇、歌劇、音樂會中的小王子,文學作品、漫畫與圖畫書中的小王子,時尚與日常生活中的小王子,世界各地旅行途中的小王子,以及,許多人是如何熱愛著小王子。
該繪本以三個可愛的動物形象作為故事主人公,揭示了友誼的真諦。德國經典好朋友形象公雞弗蘭茨、老鼠強尼和胖胖豬瓦爾德瑪,這些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動物卻成為了真正的朋友,互相照顧,彼此關愛,哪怕會爭吵,卻永遠不會分開。作品的語言簡單易懂,和簡潔卻不失幽默的插圖相得益彰。作者借用三位真朋友各自的特點和共同生活的場景,詮釋了什么才
本書是法國作家圣?颂K佩里于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圣?颂K佩里是一名飛行員,豐富的經歷令他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一部經典之作。書稿為我社已出版圖書修訂版,增補部分內容。
本書是法國一部以狐貍為主角的長篇動物故事書,是中世紀市民文學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法國同類故事書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品。里面敘述了形形色色的動物之爭,展示了中世紀各種社會力量錯綜復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