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當代作家精品
張爾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與王國維、孫德謙并稱“海上三子”。著有《史微》、《玉溪生年譜會箋》等。本書收錄張爾田致王國維、沈曾植、劉承幹、顧頡剛、錢仲聯(lián)等書札共計400余通,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大量論學文字,有些具體的學術討論,如對于李
《丁香結》是宗璞經(jīng)典散文集,收錄了《丁香結》《紫藤蘿瀑布》等名篇。宗璞用優(yōu)美溫婉的語言,描繪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細節(jié),再現(xiàn)人物命運的起伏和歷史變遷,有一種柔性的書卷氣息與浸入骨髓的文化質感。宗璞的文筆生動細膩,語言優(yōu)雅質樸,意境深邃幽遠,青少年讀者在閱讀中,收獲寫作的主題,積累寫作的素材,學習寫作的技巧。
《青山無言》作者王慶同是浙江省嵊州人,1936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畢業(yè),1958年大學畢業(yè)自愿分配到寧夏日報社工作,現(xiàn)為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退休)。出版專業(yè)著作四本、散文集(回憶錄)六本。獲中國新聞教育貢獻人物、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寧夏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感動寧夏人物、寧夏百姓學習之星等榮譽稱號。《青山無言》由
散文集《心中流淌的那條河》共收錄了作者2018年至2021年間的44篇散文,分三章:“心中流淌的那條河”“尋找土地的清香”“小馬路”。作者用散文筆法,記錄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分別用兒童、少年、青年的視角,觀察世界,感悟生活。作者筆觸并不是簡單地展現(xiàn)當時的生活,而是在復原生活的同時,透出濃濃的親情、鄉(xiāng)情和友情。《
疫情期間,大家見不了面,沒法到教室上課。教室的同學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組建了一個“歌友群”,每天大家在群里面還可以繼續(xù)交流歌唱。而且郁鈞劍老師從2020年1月起,每天都會在群里發(fā)表一篇短文,與群友相互問候、交流,因而誕生了收錄了自己四百余篇的《花鄉(xiāng)日記》,本書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贊美,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歌頌。
陳瑩的散文集分《游園驚夢》《徽州煙雨》《漫游散記》《閑情偶寄》《流年清歡》五部分。有“女娥長歌,聲協(xié)宮商”欣賞后的品評;有粉墻黛瓦曲巷石徑中的游歷;有閑情逸趣書房故事陶醉中的怡雅;有青山綠水竹林掩映中行走的逍遙;有世事紛雜人情冷暖的感悟……
這本《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分為5個部分,40篇文章,分別從對時間流逝的坦然、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對真實自我的表達,對人間真情的熱愛,傳遞出季羨林先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季羨林先生是當代當之無愧的文學巨擘,在世事沉浮中始終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與大師共語,品味人生百味,這些文章
自二十七歲離開故鄉(xiāng)湖北西塞,塞壬在廣東各地輾轉漂泊。一路上她尋找著故鄉(xiāng)之外的棲息地。行至中年,塞壬早已在東莞落腳,回望來時路。初次離家,落腳異鄉(xiāng)的不安、狼狽;再次回到家鄉(xiāng)的興奮與局促;與父親的往事;表姐與悲迓交織在一起的命運;拜訪即將消失的訓鳥人……這一路上,我仿佛歷遍了千萬個人生,所有的一
十年又十年,嚴明數(shù)度轉行,幾易人生,他站過鄉(xiāng)鎮(zhèn)高中的講臺,也曾躋身搖滾教父的樂隊,在紙媒輝煌的年代,他進入大報任職,又在三十出頭的年紀,遵從內心的熱愛,一紙辭呈離開體制,手執(zhí)一臺相機,從此浪跡江湖。從水汽氤氳的三峽碼頭,到人頭攢動的北方廟會,攝影家在一次次出走中打磨思想與技藝,在一場場不期而遇中感念時代與眾生。 嚴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