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義安區(qū)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物產(chǎn)豐饒,在千年文明積淀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鮮明的義安文化。為挖掘和展示義安區(qū)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義安區(qū)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義安區(qū)政協(xié)組織編寫了《義安歷史文化叢書》。本叢書共分5卷,每卷20余萬字,共100多萬字,分別為歷史風韻卷、人文風物卷、
本書收錄1949年以前徽州文化、教育、科技、經(jīng)濟界突出成就者共200人,分為政治軍事、經(jīng)濟實業(yè)、宗教人文、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體育雜藝六類,其中政治軍事37人、經(jīng)濟實業(yè)32人、宗教人文42人、科學技術24人、文學藝術59人、體育雜藝6人;歙縣93人、休寧38人、黟縣16人、祁門14人、婺源14人、績溪13人、太平12人
浙江文化名人傳記精選修訂叢書(市場版)之一。沈括(1032-1296),字存中,杭州錢塘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也是北宋重要的政治改革家之一。沈括的研究領域涉及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農(nóng)學、醫(yī)藥、文學、史學、音樂、美術等眾多學科。他是橫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兩大領域的通才。他的《夢溪筆談》更是被譽為中國
《誰人不識君》是“致美嶺南”系列的六本書籍中專門寫嶺南先賢的圖書,選取嶺南地區(qū)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講述從古代到近代諸位先賢的偉大事跡。嶺南先賢不僅在嶺南史上樹立了一座座豐碑,也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或求真務實、或銳意創(chuàng)新、或心懷天下、或剛正不阿……熠熠閃光的人性光輝在他們身上得到集中的體現(xiàn)。該書通過一系
本書是關于吳昌碩研究的學術論文集,收錄了關于吳昌碩的研究論文十余篇。本書分為幾大主題,首先是關于吳昌碩生平的研究,其次是關于吳昌碩著作的研究,再次是關于吳昌碩交游的研究,最后是關于吳昌碩藝術成就的研究。本書收錄的論文,均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引用文獻較為豐富,論述翔實,均有所依據(jù)。其中的部分論文,引用了最新發(fā)現(xiàn)的文獻,或
本書是張愛玲的傳記。張愛玲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她的寫作,還是她的生活,都跌宕起伏,悲喜交加。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筆下的作品,卻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隱若現(xiàn)的寂寞身影。本書結合張愛玲的眾多作品,追溯了張愛玲一生的傳奇,她雖親情有缺,愛情含殤,卻也收獲友情之暖,文學之豐。張愛玲以傳奇的姿態(tài),傳奇的體驗,書寫人性
吉水是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圣地,素有“文章節(jié)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的美譽。吉水一代代先賢勤廉忠孝的事跡,為廬陵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書緊扣“歷史性、客觀性、可讀性”三個原則,以人物故事為主線展開,共收錄文章50篇,約22萬字,生動地敘述了吉水古代50個著名人物勤廉忠孝的生平故事,展示了他們的勤廉思想。
本書是一部作家評傳,是“中國當代作家評傳叢書”中的一種,系統(tǒng)講述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周大新的人生歷程與創(chuàng)作之路。本書收入周大新不同時期的照片、書信、日記,通過對其為人、為文及文學精神的發(fā)現(xiàn),將文學研究與作家研究結合起來,兼顧傳記文學的真實性、可讀性與文學評論的學術性、嚴肅性,既是和作家的人生、靈魂的一次對話,又是一部具
本書以生動感人的文字和細膩獨特的視角切入,展示了181位“五老”的優(yōu)秀事跡,他們之中有保家衛(wèi)國的老戰(zhàn)士,有為科學事業(yè)做出巨大奉獻的老科學家,還有許多默默育人托舉祖國未來的老專家、老教師……他們將自己畢生的精力傾注于黨的事業(yè),以擔當作為、不畏艱難、自力更生的頑強意志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故事生動鮮
本書專注于展示清代四位杰出的官員梁章鉅、林則徐、沈葆楨、郭柏蔭在政治生涯中所表現(xiàn)出的卓越品格和智慧的書籍。在內容上,本書對四位官員的生平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重點解讀了他們的從政語錄。這些語錄涵蓋了廉政、勤政、法治、愛民等多個方面,不僅展現(xiàn)了他們的官箴思想,也反映了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對職責的盡責以及對個人品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