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昆陽之戰(zhàn)爆發(fā)。此戰(zhàn),宣告了王莽新政權的土崩瓦解,也使劉秀一戰(zhàn)成名,脫穎而出。此后,經過一番激烈較量、博弈,最終劉秀在洛陽建都,史稱東漢,F(xiàn)在強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強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說劉秀,很有必要,因為劉秀的成功本身就是復興,所謂光武中興。劉秀作為2000年前后的一位沒落皇族的一介平民,他的成長
吳偉業(yè)是明清之際著名文人,崇禎四年會試的會元、殿試的榜眼,年僅二十三歲,欽賜歸娶,成名很早,仕途順利,曾任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入清后應召擔任翰林院侍講、國子監(jiān)祭酒。而且天分極高,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經學史學,成果卓著。本書抓住吳偉業(yè)生平經歷的關鍵節(jié)點,盡量還原當時錯綜復雜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努力描述其人生軌跡的各種細節(jié),著力
本書通過梳理90多年來新華社歷史上涌現(xiàn)的名記者的事跡,選取了16位新華社調研名家,分別為范長江、選取了16位新華社調研名家,分別為范長江、尤淇、馮森齡、穆青、謝文清、王殊、馮健、李峰、黃昌祿、張廣友、顧邁男、馮東書、郭超人、陳大斌、吳復民、南振中(以出生年代為序)。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宣傳部已連續(xù)編輯出版六輯《大國頂梁柱》央企楷模報告文學作品集,本書為第七輯,共收錄了7篇報告文學作品。央企楷模評選表彰是國務院國資委面向中央企業(yè)組織開展的一項年度性典型選樹活動,本書的這些作品就是以央企楷模為創(chuàng)作對象,這些楷模中有研發(fā)和試水前沿科技的創(chuàng)新團隊,有國家重點工程的科技領軍人才,有扎根基層一線
《成吉思汗傳》是一部研究成吉思汗的經典傳記,共十一章,用條理清晰的行文介紹了成吉思汗一生。首先介紹了成吉思汗時代所存在的諸部;然后簡要介紹成吉思汗先世源流;接著講述了成吉思汗崛起、統(tǒng)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的過程;詳細論述了成吉思汗進攻西遼、金國,西征花剌子模,滅亡西夏,直至去世的經歷。內文考證仔細,脈絡清晰,層次分明,論
本書記述林元培院士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及其對國家、對工程科技事業(yè)進步和培養(yǎng)人才的突出貢獻;記錄了林元培院士的學術成長和取得成就的歷程、治學態(tài)度、價值觀念、愛國情懷等精神風貌;也簡單介紹了林元培院士的家世、人生經歷、成長環(huán)境、性格愛好、親情志趣等。重點記錄了林元培院士的經歷、工作成果、學術活動,以及林元培院士其他有特殊
《葉旭強傳略》是一部人物傳記。全書共分“引言”“綜敘”“橫談”“后記”四部分,講述了中國閥門協(xié)會副理事長葉旭強先生坎坷自強的一生:出身貧寒、讀書四年即輟學的他從租借兩臺機床創(chuàng)業(yè),嘔心瀝血,披荊斬棘,苦學知識,努力實踐,取得工程師資格,獲得十幾項發(fā)明專利。特別是他一手創(chuàng)辦的“慎江閥門”產品,率全國民營行業(yè)之先進入了國營序
魯迅于1912年至1926年在北京生活了十四年。在北京,他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發(fā)表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因此作家魯迅誕生在北京,在北京寫下了不朽的傳世名篇!遏斞冈诒本┑氖哪辍窂氖妨铣霭l(fā),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了魯迅在北京十四年的工作、創(chuàng)作、翻譯、收藏、交友、足跡、生活等內容。通過魯迅在北京的活動,折射出近代北
本書是展現(xiàn)著名民間舞藝術家池文海一生的圖片資料合集。池文海(1937.12-2004.05),男,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會員,我國著名民間舞表演藝術家。安徽省廣德縣清溪鄉(xiāng)人,1957年起在長興縣花鼓劇團任導演兼主要演員(花旦),1970年調入長興縣文化館。池文海藝術精湛,造詣獨到,他獨創(chuàng)的表演動作,被中國舞蹈界稱為“池氏花鼓”
本書是明清之際文壇領袖、著名學者錢謙益的年譜長編。主要以錢謙益的詩文、尺牘、行履為線索,從時人著述、尺牘、序跋、筆記乃至于方志、檔案中,詳盡搜羅了與錢謙益相關的文字,綴連補遺,考訂鉤玄。本年譜從3個層次來還原錢謙益的生平和思想。第一層,全面梳理錢謙益存世著作,并將其所有詩文篇目考證系年。不能系年的,作為附錄置于文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