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選集收錄了河南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其中,第一編:屬于國家級特有珍稀瀕危種子植物(第一批)河南分布與栽培植物,有28科、32屬、1亞科、55種、5變種。第二編:屬于國家級特有珍稀瀕危種子植物(第二批)屬于河南特有珍稀瀕危種子植物,有27科、77屬、143種、2亞種11變種。第三編:屬于河南規(guī)定的河南特有珍稀瀕危種子植物(
天山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天山的生物多樣性豐富,不僅植物種類繁多,還有諸多的特有成分,在植物的許多科屬內,以“天山”命名的植物屢見不鮮!短焐骄S管植物名錄》實為野生植物的匯總,個別外來種也是入侵后逸生的,原則上栽培植物不收入。本“名錄”包括蕨類植物門17科21屬51
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名錄(2021版)
本書介紹了可在我國受土壤鹽堿化影響的廣袤的國土上進行適應性栽種的植物種類,每種植物均附有中文名、拉丁名,并對其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綠化應用、觀賞特性、經濟價值進行了概述。
真實地展現中小學生心之向往的自然世界。讓生態(tài)文明的理念滲透到每個家庭,在孩子心中播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種子,興趣促使乘風破浪,夢想化為砥礪前行,正是本書出版的意義。
本書是“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修訂版。 本書按照職業(yè)崗位群對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以技術應用為主線,按照工作過程編寫。 全書分十一個單元,主要內容有植物組織培養(yǎng)概述、基本條件、基本技術、器官培養(yǎng)技術、快繁技術、脫毒技術、脫毒與快繁技術的應用、組培苗工廠化生產與經營,以及植物組織培養(yǎng)在植物育種、次生代謝產物生產、
本書是馬煒梁教授主編的《植物學》的配套實驗教材。全書選擇了20個植物學基礎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操作,學生可了解和掌握植物學的基本知識及基本實驗技能。配套數字課程中的14個拓展性實驗是從形態(tài)、生態(tài)、生理等各個角度對植物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試驗,可以作為課外小組的學習內容,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基礎實驗的操作能
本書作為武漢地區(qū)植物鑒定工具書,雖然名為《珞珈山植物原色圖譜》,其收錄的植物種類實際上幾乎囊括了武漢地區(qū)所有常見野生和栽培植物物種。書中共收錄植物166科980種,所有圖片均由作者拍攝制作。既滿足物種鑒定要求,又兼顧觀賞性,在細節(jié)展示方面接近或部分超過國外同類圖書水準。經過幾年的收集,第2版作者補充了200多種校園植物
三沙包括我國南海的西沙、中沙和南沙。《三沙島礁植物圖鑒》通過文字詳細描述了三沙島礁483種維管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分布情況、應用價值;并通過圖片直觀地對其進行展示,更加方便讀者參閱。
本書帶領讀者走進香料植物的世界,探究風靡世界的63種常見香料植物的“前世今生”,不但介紹了這些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種植分布、芳香特點、物種傳播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故事,而且詳盡地介紹了它們在各地美食中的獨特應用。 本書為每一種香料植物都繪制了美輪美奐的“肖像”畫。這些植物科學畫色彩斑斕、造型優(yōu)美,既寫實,又富于藝術美感,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