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服務于ARCGISt初學者自學為基本目標,在系統分析了其他相關教材在內容構成、形式表達以及在教學、科研及行業(yè)應用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集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編寫而成。
本書對多模GNSS融合精密單點定位的理論與實現方法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對GPS,北斗,GLONASS和Galieo四系統進行了系統參數對比,討論了它們在信號頻率、坐標參考、時間參考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精密單點定位中的誤差改正策略進行了闡述,討論了不同衛(wèi)星系統在進行誤差改正時方法或策略的異同。比較分析了精密單點定位中常
本書共分4章,介紹了地質分析實驗基礎知識以及地質樣品的分解及分離富集、巖石礦物分析、有機物分析共50個基本實驗。分析方法涵蓋了傳統的化學分析方法和現代大型儀器分析方法;分析對象包括巖石、礦物、土壤、水體及植物樣品;分析內容包括無機元素成分單元素分析,多元素同時分析,元素形態(tài)、價態(tài)分析及有機物分析等。
地質數字化制圖
本年鑒主要整編2015年西南生成的低渦、切變線的位置、路徑及西南低渦、切變線引起的降水量等基本資料,適用于廣大學生及相關專業(yè)從業(yè)者為我國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對天氣預報業(yè)務發(fā)展起到支撐作用,對防災減災、公共安全有積極意義。
為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年9月24-26日,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山市社科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聯合在中山市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明清時期廣東海洋經濟開發(fā)"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qū)高校與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學者出席會議。會后經編輯委員會認真審讀
海洋能開發(fā)利用技術標準與規(guī)范研究這個課題涉及到技術標準定義及分類等方面的研究,本書在對這些研究進行簡述的基礎上,簡析了海洋能技術標準的發(fā)展階段;對國外海洋能開發(fā)利用技術與標準制定狀況進行了比較詳盡的闡述,系統總結了目前國外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的技術發(fā)展現狀以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歐洲海洋能源中心
本書介紹了全俄海洋地質礦產資源研究所和極地海洋地質科學考察隊為劃定俄羅斯北冰洋大陸架外部界限分別于1989年1992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開展的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成果。這些工作促使沿地質斷面覆蓋約100千米寬的深地殼位場圖繪制,多種底質巖石樣本的采集和研究得以完成,從而得到有關北冰洋不同構造區(qū)地質特征的
書是集云數據、藝術和科學于一體的原創(chuàng)少兒氣象科普繪本,介紹了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每天都要感受的氣象相關的知識。全書共六冊:《天氣說》《大風吹》《下雨了》《雷電頌》《辨霧霾》《歷寒暑》!短鞖庹f》綜述整個天氣現象,之后幾冊分別集中介紹了風、雨、雷電、霧霾、極寒極熱等天氣現象,講述了相關天氣現象的利弊、帶來的災害和應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