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十多種漢代以后家族性文學(xué)總集,包括《三傅集》《陸士衡文集》《陸士龍文集》《范文正公宣公全集》《蕭梁文苑》等。本套書是研究我國歷史上家族文化的一手資料,也是研究地方史志的重要資料。對挖掘家風(fēng)文化史料和研究各地家風(fēng)傳承來說,是重要的文獻。本書作為影印書出版,其底本完好清晰,價值不菲。本書是漢至宋代家族文學(xué)和家族文
本書第一輯主要收錄巴蜀近代文學(xué)家吳之英、張問陶、彭蕓生、何振義等二十余位巴蜀學(xué)者的詩文集著作,如吳之英《壽櫟廬文集》《壽櫟廬詩集》、張問陶《船山詩草》、蘇鶴亭《鶴亭詩選》、徐子休《霽園詩鈔》、張尚賢《尚賢遺稿》等,這為從事相關(guān)研究提供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文獻價值。
蘇轍撰有《詩集傳》二十卷、《春秋集解》十二卷、《老子解》二卷、《古史》六十卷,另文集中還有《孟子解》《論語拾遺》《歷代論》諸種。蘇轍之學(xué)術(shù)著述影響頗大,后代刊刻亦勤,故版本不少。蘇轍的詩文主要收錄在其《欒城集》中,《欒城集》成書后流傳頗廣,后世刊刻亦頻,今存尚有宋刻遞修本、明嘉靖二十年蜀藩刻本,明活字本、清文淵閣《四庫
蘇洵著作以《嘉祐集》為最集中而尤顯者,今傳有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卷本等不同傳本。十二卷本者,宋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吳炎刻《東萊標(biāo)注老泉先生文集》(《新校正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者,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蘇老泉文集》。十四卷者,明刊巾箱本《蘇老泉嘉祐集》。十五卷本者,自宋代始,明清通行,有宋刊《
曹禺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的地位與魯迅等名家比肩,被列入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之一。一直以來,沒有一套編校水平與其地位相匹配的全集出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lián)合高校重量級學(xué)者團隊,歷時六年,打造一套傳世《曹禺全集》。共十一卷:一到七卷收錄了曹禺創(chuàng)作、翻譯的劇本二十種,部分劇本收錄了改動極大的不同版本作為附錄
閻肅稱得上是德藝雙馨的一代大家,一片丹心、一腔熱血、一身正氣。他給世人留下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本書收集整理了閻肅的詞作集(上下兩卷)、劇作集——歌劇卷(上下兩卷)、劇作集、京劇卷、文集和音像制品集等共10卷本。
本書為國家級重點圖書出版工程項目《中國民間文學(xué)大系》的一種。過竹主編。書中收入民間文藝工作者和專業(yè)人士搜集、翻譯、整理的《瓦氏夫人》、《控告土官歌》、《達妍與日駕》、《三姑記》等多首流傳于廣西壯、瑤、苗、漢、侗、毛南、京、彝等族人民中的人物、史事敘事和婚姻愛情、日常生活等長詩。它們韻散結(jié)合,反映廣西地理、歷史、文化、社
本書以詩歌藝術(shù)作為自我娛樂、自我教育的工具和斗爭的武器。他們的歷史以及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也都無不用自己的詩歌來保存和傳承。因此,云南各民族人民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民間長詩。本書收錄云南省多個民族的長詩共24部,分為民間抒情長詩和民間敘事長詩兩類體裁。在選編時,力求在第一卷的基礎(chǔ)上有所出新和突破,更好地展現(xiàn)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學(xué)的
共收錄云南省多個民族的長詩24部,分為民間抒情長詩和民間敘事長詩兩大類體裁。除少量作品未發(fā)表外,多部皆為已出版作品,本次出版反映了多年來云南長詩搜集整理和出版的成果。
本書分上下二卷,收詩85首,卷上有詩44首,多為五言;卷下有詩41首,多為七言。多詠物言情、酬答寄贈之作。此書為“蝴蝶裝”式翻葉,四周上、下、左、右紙條鑲邊,左邊書腦邊緣處粘接。最有特色的是粘接時,每兩葉中間為一張尺寸、厚度相同的白葉(護葉),折疊好后,護葉夾在中間,起保護作用。翻葉時,一葉有字、一葉無字,形同“蝴蝶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