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又名《積書巖帖》,為王澍臨摹金石碑帖的集合,自商周至南宋,包含碑帖總數多達828件,附王澍自書題跋277則,是其“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集中展現!斗e書巖摹古帖》是研究清初書學以及碑學發(fā)展理路的典型樣本,它投射出書家面對大量新出漢碑資源時的困境與感奮,以及在全面梳理傳統經典的過程中審視這些書跡資源,進而形成隸書闡釋
本書內容講述:近代民間私家所藏古代繪畫作品聚散變化較大,有的還被流失海外甚至毀壞消失。幸好當時部分藏家拿出繪畫作品影印出版,后人才有機會觀賞研究學習這些繪畫作品。一百年來,這些繪畫影印本又經歷了顛沛流離和輾轉散佚,以致于部分品種成為稀缺本,已不容易遇見,于是這些影印本也成為了僅次于原作品的珍貴文獻。有鑒于此,我們整理出
《劉德海琵琶曲集(多卷)》系“中國民族器樂頂級專家創(chuàng)作表演”系列叢書中的一種,含多卷本,收錄了一代宗師劉德海先生創(chuàng)作和移植的全部經典琵琶曲。本系列叢書從版本學角度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出發(fā),將當今健在的和雖已離我們而去,但其創(chuàng)作和演奏對我們產生永不磨滅影響的中國頂級專家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藝術由其本人或其親傳弟子編校、注釋、解譯,制
藝術類學術研究。20世紀上半葉,諸多中國藝術學子先后遠跨重洋求學于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由此形成了一股留學“巴黎高美的中國浪潮”,通過“文化轉移”的漸進過程,隨后在中國現代藝術領域的社會性、技法及藝術層面的發(fā)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闡釋20世紀中國藝術現代性的重要元素。本書對此一歷史進程做了學術上的全面回顧,填補
本書收錄了2023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yè)作品展中400余件作品,涉及繪畫、雕塑、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設計、建筑、美術史論、藝術理論等13個院系,集中反映了2023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yè)創(chuàng)作水平,他們用藝術作品生動記錄了這一偉大的時代、反映和鼓舞人民的創(chuàng)造,把設計作品描繪在祖國的大地上和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中,為研究當
本書為戴敦邦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下于1979年赴甘肅、陜西、山西、河南等地采風時的寫生手稿集,并配有作者對當時行程的回憶、體驗與感悟,體現了作者對祖國文化藝術遺產的珍視與崇敬之情,表達了作者愿作民間藝人,在藝途上不斷前行,為弘揚傳統文化不懈努力的追求。原稿歷年已久,經高清掃描后,由設計師精心設計編排,按照作者地理行程,
本書是“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的配套畫冊,收錄了自20世紀初至今幾代中國雕塑家如李金發(fā)、滑田友、劉開渠、王臨乙、曾竹韶等人最具經典意義的作品,生動地表現了廣大雕塑藝術家的時代感與人民群眾休戚與共的使命感,也反映了國家博物館在“歷史與藝術并重”新的發(fā)展定位下的新的風采。這些百年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對于推動百年雕塑史的
本書共分三冊,內容主要圍繞本屆“藝術長沙”展覽,收錄了每位藝術家最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及著名藝術評論家撰寫的評論文章。本冊為日日試新泉·梁銓。內容包括:湘江;梁銓:我的童年;童年的后花園(3);紅爺爺;向傳統致敬;祖先的海;小時候的花園等。
本書為郭莽園個人國畫作品集。郭莽園,1942年生,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水墨村村民,時論譽為當代文人畫大家。此畫冊收集了郭莽園近年苦心創(chuàng)作的國畫作品40幅,以及過往備受關注的經典國畫作品60幅,這些作品意境開張,氣勢雄渾,有濃重的傳統文人畫的印記,例如《阿福偷酒》《貍奴》《擊毬圖》《海福添籌》《漓江行》等
本書分3冊。第三冊“我心飛翔”,為作者近年創(chuàng)作的寫意國畫作品,約18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