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別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日記和民國二十五年(1936)日記。1934年日記用毛筆書寫,有47日未記;1936年日記則用藍色或黑色硬筆書寫,僅有12月23日、24日未記。日記篇幅一般在200字左右,最少的一頁僅20字。這兩本日記詳細記載了其教學、研究、閱讀、寫作、交游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和情感狀態(tài)。其中涉及胡
《丁景唐研究叢書三種》包括《丁景唐詩文集》、《丁景唐編輯文藝刊物》、《丁景唐文學評傳》三冊。丁景唐1949年后,歷任上海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宣傳處處長、新聞出版處處長、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長,1979年出任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并擔任上海作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
從最初編印出版的《太倉地方小掌故》,迄今已有60年,即使從該書修訂再版,到目前也已有40年,其間社會發(fā)展迅速,人事滄桑變更,原來特別是早期的《太倉地方小掌故》《太倉文史資料輯存》等,存世量越來越少,已經(jīng)很難滿足桑梓文獻、地方文史愛好者、地方歷史研究者的需要。鑒于此,經(jīng)太倉市政協(xié)十五屆委員會主席會議同意,決定以《太倉文史
《昭明文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影響最大的一部詩文總集。近代著名學者黃侃一生精研《文選》,惜無專著行世,后人整理成《文選黃氏學》、《文選平點》、《文選平點》重輯本,備受學界珍視。然此三書不附《文選》原文,閱讀及使用均不便,我們訪得黃焯1961年過錄本,底本為清同治八年(1869)崇文書局翻刻胡克家本《文選》。經(jīng)詳細比對,此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又名脂殘本、脂銓本,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一十五字,指明所據(jù)底本年代為清乾隆甲戌年,故名甲戌本,現(xiàn)僅存十六回,一般認為是現(xiàn)存的抄本《紅樓夢》中年代最早的。1927年胡適在上海購得,后寄存在美國。1961年在臺灣影印出版,之后海內(nèi)外翻印不斷。直至今天,內(nèi)地所有的影
本書對唐五代兩宋所有詞調(diào)予以全面梳理歸納,考定每一調(diào)的來源和文化屬性,呈現(xiàn)每一調(diào)在唐五代兩宋的使用情況;從詞調(diào)音樂結構與詞體語文形式相協(xié)的原理,將每調(diào)第一首詞作“原型”按句型結構劃為“始詞”“變體”兩大類;匯總每一調(diào)所有作品,對“始詞”體作品的“增減字”和“變體”的形式差異再加歸納分類,以切實呈現(xiàn)詞體的基本程式構架與細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tài),展現(xiàn)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xiàn)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tài)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
王元驤文集共五卷,將著名文藝理論學家、批評家王元驤先生幾十年來對美學、文藝理論等研究成果系統(tǒng)收錄。分別為第一卷:文藝理論一;第二卷:文藝理論二,第三卷美學,第四卷文學原理,第五卷附編(并附王元驤學術年譜)。文集每卷是不同面向,力圖將王元驤的研究成果分門別類地展示,以期深入介紹王元驤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美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學
本書是“浙江文叢”的一種,是清代文人錢陳群詩文結集的整理本。錢陳群(1686-1774)字主敬,號香樹、柘南居士,嘉興人?滴趿(1721)進士,曾被雍正夸獎為“安分讀書人”,疊升其職,在乾隆朝任順天府學政、刑部侍郎等職,為乾隆的文學侍從之臣,與沈德潛齊名。本稿收錄有《香樹齋詩集》《詩續(xù)集》《香樹齋文集》《文集續(xù)鈔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安徽卷·綜合分卷》是《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成果,是大系文庫系列圖書之一。本書主要介紹安徽全省民間說唱,收錄曲目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38種曲種,包括小曲花鼓類灘簧高腔類鼓曲唱書類香頭鑼鼓類薈萃篇以及散文類之評書、相聲、快板等。內(nèi)容包羅萬象,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