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走馬樓第22號井三國吳簡約8000枚。皆為長沙郡臨湘縣(侯)文書,涉及經濟活動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內容,對研究三國時期歷史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全書上中下三冊,上中冊為圖版,下冊為釋文注釋及附錄。附錄一是竹簡揭剝圖和整理號對應表,附錄二是釋文中有關人名、三國吳簡約8000枚。皆為長沙郡臨湘縣(侯)文書,涉及經濟活動和
本書由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出版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獻的圖版。此前已經出版10冊。此次出版為英藏藏文文獻之第11冊。包括卷五十二到卷五十六,圖版近600張,包括眾多有價值的藏文文獻在內。每張圖版均由西北民族大學海外文獻研究所專家定名,書前加之有中文、藏文對照目錄,能使利用者快速檢索到有用之
《殷周青銅器綜覽(第二卷)殷周時代青銅器紋飾之研究》承續(xù)*卷《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卷討論青銅器的名稱,青銅器在祭祀、饗宴等禮儀中的使用方法,也詳細論述商代至春秋早期的器形演變,就青銅器紋飾而言,該書僅選取了可以作爲年代判斷標準的紋飾中比較好解釋的幾種,列舉這些紋飾的圖像,對它們加以簡單的說明而已。第二卷則專門討論
懸泉漢簡出土于漢代敦煌郡效谷縣懸泉置遺址。懸泉置遺址發(fā)掘于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二年,曾被評為一九九一年和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之一。二〇一四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址出土各類文物七萬余件,其中出土漢簡三萬五千余枚,有字簡二萬三千枚,經過整理者一萬八千枚。該遺址地處中西交通和絲綢之路的大道上,是迄今為
乾隆石經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大規(guī)?痰娜寮医浀浔,也是歷代儒家經典碑刻中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一部。但迄今無全本出版面世。本次影印出版所采用的底本為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所藏早期清宮拓印本,將以八開原大彩色影印的形式出版,共30冊。
本冊收俄羅斯科學院圣彼得堡東方文獻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傳佛教文獻約一百五十余號?瘫、寫本皆俱,卷子裝、蝴蝶裝、冊頁裝等均有。卷首常見精美的木刻佛畫,如《誦大白傘蓋母之惣持要門》等,而《金剛修習智火燒施要門》等又體現了以佛統(tǒng)民的西夏社會對佛教的理解與詮釋。
敦煌藏經洞的古藏文文獻,大約是被英國斯坦因(1905年)和法國伯希和(1908年)分別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獻分藏于兩地。本書為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三方共同合作,編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獻的圖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獻》自2006年開始出版!斗▏鴩覉D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26)》為201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玖)》共收錄簡文四種五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吨握馈菲c第八輯《治邦之道》思想內容相關,字詞運用一致,根據竹簡保存的相關信息綜合判斷,二者可合而為一,是一篇罕見的政論長文。《治政之道》主張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興人,而興人的標準是賢德等,其觀點多與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現出諸家融合的特點!冻
隨著西北漢簡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進,新近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合作整理的新成果《玉門關漢簡》和《懸泉漢簡》*卷先後由中西書局出版發(fā)行。關於《懸泉漢簡》的相關情況另有專文介紹,此處僅就《玉門關漢簡》一書的內容和價值作一簡要説明。 《玉門關漢簡》收録歷年來在敦煌地區(qū)各烽隧遺址出土並且收藏在敦煌市博物館的全部漢晉簡牘72
安徽鳳陽明中都城遺址為國保單位和大遺址公園,城墻入聯合申遺名錄,歷年來城址得到國家撥專款保護維修。明初營建鳳陽明中都城時使用了大量的石雕刻紋飾構件,其規(guī)格最高,創(chuàng)中國都城石雕刻藝術之最。本書首次對至今尚保存在鳳陽明中都皇城內的三件流散巨大型石雕刻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