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孟席斯圖書館許地山藏書珍本選輯,共收入許地山藏書139種。選刊藏書為明、清和民國時期出版的關于儒釋道三教的特色文獻,以許地山的道教史研究及思想文化史、社會史重要文獻為主。這些藏書也是學術界最為關心的許地山宗教史與民俗學研究資料,亦包含多部著名學者的珍品贈本,具有重要版本和史料價值。
清水江文書是目前所見重要的民間契約文書系統(tǒng)。其數(shù)量之繁多、保存之完整、種類之齊全、內(nèi)容之豐富、來源之清晰、價值之突出,衡以世界各國或地區(qū),較之宇內(nèi)各民族或團體,均堪稱侗、苗、漢各族人民世代累積的文化瑰寶,民間檔案文獻的巨擘大宗,世界級的珍貴文化記憶遺產(chǎn)。系統(tǒng)性整理清水江文書具有整體再現(xiàn)鄉(xiāng)土中國社會的全息圖景、真實反映傳
本書按照當代最著名的收藏家王世襄藏品的主要類別,擇其精品,分為“嘉木良才--家具篇”“巧器清音--古琴篇”“神工鬼斧--竹刻篇”“珠光氤氳--銅爐篇”“流光溢彩--漆器篇”“寶相莊嚴--造像篇”“玲瓏萬象--雜項篇”七大類,共計500余件(組)器物。這些器物,或現(xiàn)在珍藏于博物館中,或在各大拍賣會中露面,或收藏于其后人手
本書稿輯錄青年收藏家彭昊博先生所藏浙江省麗水市、溫州市契約文書共4390余件。時間上起明嘉靖十九年(1540),下至公元1991年,以清至民國時期文書為主。從類型上看,有土地典當契、土地買賣契、土地找價契、土地置換契、收字、憑帖、房屋買賣契、合約、分關書、借貸契約、賬單、易知由單、科儀文書、宗教文書、婚姻文書、科舉文書
《中國廣播電視視聽年鑒(2022)》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nèi)容:綜述、專題、電視收視數(shù)據(jù)和廣播收聽數(shù)據(jù)。本年鑒不僅從視聽環(huán)境、受眾特征、頻道/頻率與節(jié)目競爭、廣告投放與競爭等方面對2021年中國電視收視和廣播收聽市場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與分析,還對傳統(tǒng)電視及廣播節(jié)目的收視收聽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業(yè)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收視
本書共收錄27期《岡州星期報》,該報時間跨度大,內(nèi)容包括論說、僑聞、本邑新聞、恩開臺鶴要聞、要電匯聞、國外要聞、國內(nèi)要聞、本省要聞、時評、劇本、菜根談、科學淺說、文苑、粵謳、金銀市價、股份市情表等,刊登評論社會習俗的文章和文藝作品,報道五邑僑鄉(xiāng)(新會、臺山、恩平、開平、鶴山)和香港以及國內(nèi)外、省內(nèi)要聞,介紹科學常識、粵
《四邑星期報》自1928年10月17日出版第1期,1930年?,累計出版67期,因時局的動蕩和政權的更迭,很多都已散佚,本書收錄目前所能收集到的28期。該報留下了香港及四邑僑鄉(xiāng)不少歷史狀況的真實記錄與評述,報道四邑(新會、臺山、恩平、開平)和香港以及國內(nèi)、省內(nèi)要聞,介紹家庭知識和四邑船期一覽表。對于了解香港及四邑僑鄉(xiāng)
《中國近代圖書館學文獻叢刊》共分四輯,六十冊,收錄了一九二二年至一九四九年的圖書館學資料,內(nèi)容包括圖書館的概況、報告、一覽表、指南、會議紀要等一手文獻,以及圖書館學、目錄學等方面的理論著作。第一輯和第二輯為歷史資料卷,共十九冊,記錄了當時北京、上海、江蘇、廣州、廣東、河北、浙江、山東、寧夏等多省市的圖書館數(shù)據(jù),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