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重修紹興府志》八十卷首一卷,(清)李亨特修,(清)平恕、徐嵩等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半葉十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口,單魚尾,四周雙邊,有圖。李亨特,乾隆五十七年任紹興府知府,總裁修志事。所撰序稱:“昔陸游作嘉泰志,以會稽名;蜃I之,故題曰《紹興府志》,遵今憲也。日重修,明有所本也。”序后鈐有
《紹興府志》五十八卷,(清)張三異修,(清)王嗣皋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有圖。卷前有康熙十一年(子)王嗣皋、姜希轍、胡升猷、茹鉉的序,在其序后分別鈐有“王嗣皋印”“戊子解元乙丑進士”“姜希轍印”“定庵”“胡升猷印”等印記。
《紹興府志》五十八卷,(清)王之賓修,(清)董欽德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有圖。卷前有康熙二十二年許弘勛、何源浚、王之賓序。卷一為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八山川志,卷九至卷十古跡志,卷十一物產(chǎn)志,卷十二風俗志,卷十三災祥志,卷十四至十五田
本書以南京圖書館藏明正統(tǒng)《道藏》本洞神部玉訣類為底本,共二十卷,拾遺一卷,宋王雱傳。
《民國新疆文獻匯輯》(1—5冊)共收錄民國有關新疆的重要文獻37種,幾乎涵蓋了整個民國時期新疆各方面的重要內(nèi)容。包括方志、游記、日記、科學考察、新聞報道、研究著述等。這些歷史文獻從各方面反映了當時新疆的社會歷史面貌。如伊犁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楊纘緒《新疆芻議》、民國初年奉命考察新疆,被譽為民國西部拓荒第一人的林競《新疆紀
本書全面、系統(tǒng)、翔實地記載了湖南省婁底市1990-2017年的政治、經(jīng)濟、法治、教育、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反映了婁底市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新情況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書指導思想明確,結構合理,編排規(guī)范,層次清楚,體現(xiàn)了志書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實用性,為各界人士認識、了解
本書首載《廬陵胡忠簡公經(jīng)解序》,對《胡忠簡公經(jīng)解》的編纂,從不同的角度作了闡述和說明。次為《胡忠簡公經(jīng)解》總目。正文首為《春秋解》,列卷首一卷、解十五卷;次為《周禮解》,列六卷;再次為《禮記解》,列十四卷。
王龍標詩集/陳羽詩集
本書以南京圖書館藏明內(nèi)府司禮監(jiān)本為底本,共五十九卷。全書以《資治通鑒綱目》為本,疏通其義旨,欲使《資治通鑒綱目》之義大明于天下。
詠物詩/全室外集/夢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