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囊括北宋五子及朱子一派學術之主體,共分13卷,包括道體、為學大要、格物窮理、存養(yǎng)、改過遷善克己復禮、齊家之道、出處進退辭受之義等。
本書按照玄奘西行的路線介紹了其足跡所至國家和地區(qū)的疆域、山川、氣候、風土、宗教、史地、民俗、語言、神話、政治等情況,是對古代中亞、南亞諸國及我國新疆地區(qū)的真實記載。
本書歷敘吳、越兩國的史事,而重在敘述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爭霸的歷史故事。
本書記述了晏嬰生平事跡及各種傳說、傳聞,記錄了晏子勸諫君主不要貪圖享樂,要愛民為民,反映了晏子的政治主張,再現了晏子機智賢明的形象。
本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爭議、勸諫、奏議等,以規(guī)范君臣思想道德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本書記述從戰(zhàn)國到漢代儒家學派的言論,是研究中國早期儒學的基本資料。
本書是對記載孟子思想的主要文獻《孟子》的注疏,內容涉及哲學、歷史、社會、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諸多方面。
《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吉林省圖書館卷》為中國古籍珍本叢刊系列之一,收錄了吉林省圖書館所藏珍稀文獻七十余種,其中很多甚至是孤本,內容涵蓋經史子集叢各部。全書嚴格按照館藏數不超過3家遴選選目,所收古籍或流傳稀少、或抄刻較早、或為名家批校,均具有版本、藝術和學術價值。比如,鈔本《明鑑擥要》二卷、清鈔本《欽徽二帝被難記》一卷等等
元明清時期,蒙漢民族間交融最為密切且逐步走向深化。大量的蒙古族文人寫作漢語詩文,以詩文集或散見于別集的形式給后世留下了豐富的蒙漢文學交融文獻;诂F存的諸多未加系統整理的文獻資料和長久以來對此研究領域的深入探索,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米彥青老師,于2016年申請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元明清蒙漢文學交融文獻
明代別集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目前所知現存3000種左右,《四庫全書》及《續(xù)修四庫全書》共收集數百種,遠不能反映明代別集的全貌。大量的明代別集塵封于各圖書館中,不為世人所知,也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利用,尤其是稿抄本,由于其版本珍稀,更是難為世人所見。本叢刊收錄明人別集稿抄本151種,均為難得一見的珍本文獻,為學者提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