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10年間(2013—2022年)學術論文的匯總,包括文物研究、古代禮俗研究、唐人疾病研究、歷史地理研究、中國古代史研究、讀書札記、書評7個部分,尤其是前四類的多篇論文具有一孔之見,可供研究人員參考。
本書共收入關涉隴蜀地域田野調查手記等鮮見于報刊的文章共81篇,分為文化、文獻、文學和記憶四章。前兩章(文化、文獻)主要側重于學術與文化,從文獻資料的最基礎做起,研主于思,特別力主地方文化研究,倚重田野調查,以便經世致用,體現(xiàn)求真務實,如對隴南禮縣固城鎮(zhèn)的調查,關于兩當號子西禮乞巧早秦文化隴南山歌等隴蜀文化的敘寫,都獨具
《理論的四季》是作者自2007年以來的發(fā)表在《深圳特區(qū)報》上發(fā)表的部分理論文章的學術隨筆文集。全書共收錄100多篇文章,涉及公共治理、社會體制、制度創(chuàng)設、制度能力、文明秩序、文明范型與城邦、文化生活乃至典章制度、文史考評、學術訪察、事理思辨、文化與倫理等,文字深入淺出,內容采拾博洽,既切當下,又汲歷史、文化之根脈、亦得
民國時期風云變幻,學人輩出,學術名作紛紛涌現(xiàn)。此次結集百冊經典出版,欲為復興中華文化、助力全民閱讀貢獻力量。張元濟(1867-1959),浙江海鹽人,國學大師。《大師講堂學術經典:張元濟講史學與閱世》收錄了張元濟對史學的閱讀感悟和一些閱世心得。在這些樸實自然的文字中,他將自己的人生觀和歷史觀娓娓道來,引人深思。
本書是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工作實踐、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的思考印記與學術心得,記錄的是作者以家國情懷和理論自覺為精神動力直面現(xiàn)實、上下求索、砥礪前行、磨血育人的心路歷程和思想感悟。其中,既有對時政熱點的評論,也有對區(qū)域發(fā)展的策論,還有對時代文藝的討論,更有對鑄魂育人的探論,力求體
《回望》全書近40萬字,選編了作者不同時期、不同崗位撰寫的學術論文、調研報告、決策建議,并按照經初探、方州求索、黌門紀要、獻策立言四個部分進行編輯?壳安糠纸洺跆竭x編了在《經濟研究》等刊物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2篇,主要涉及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沿理論問題;二部分方州求索選編了出版社出版的社科基金研究成果等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0篇,主
本書是戴逸先生在史學研究之余創(chuàng)作的文史隨感結集,書中鑒古思今,內容涉及作者對中國歷史和文學、中西文化交流等的思考以及作者本人的見聞等等,文筆流暢,娓娓道來,有與讀者對話的親切之感。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甭牭竭@句年輕人時髦的說法,筆者不禁心生感慨:青春難留,故鄉(xiāng)難回!在求學與治學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忘初心的同行者。筆者根據自己求學、教學以及治學的人生體會,以老子的《道德經》為基本框架,結合當下博士生、青年學者在求學、教學以及科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由此而產生的困惑、彷徨,撰寫出相應主題
昆廷·斯金納是劍橋學派的奠基者之一,也是當世具影響力的思想史家!秶遗c自由:斯金納訪華講演錄》據2017年他在北京大學發(fā)表的一系列演講和座談整理而成,通過生動解讀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等人的作品,系統(tǒng)闡釋了數(shù)十年來他對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尤其側重分析兩個關鍵觀念國家和自由;在訪談和座談部分,斯金納就自身治學
如何理解我們生活于其中的制度,如何推動這些制度向上向善,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書是筆者作為一個政治學研究者近些年圍繞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國際社會的*變化進行的思考,目的就是希望能將作者自己的所學所研從安靜的象牙塔里轉化到火熱的生活和實踐中,透過具體事件來理解和揭示當代中國制度運行存在的
本書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理論、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等進行了探索。
《卓識思遠——連士升社評選集》收集了連士升先生自1949年到1971年間,談論有關新馬文化和教育問題的52篇社論。這本書共分成四輯。在《文化的傳承和交融》,連士升強調保留歷史的重要,鼓勵文化的交流。是的,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沒有集體的記憶,就缺少了凝聚的核心;而沒有文化的根基,就容易流于膚淺。在《文化的發(fā)揚和創(chuàng)新》他提到
牙含章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民族問題理論家、宗教學家和藏學家,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擔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內蒙古大學副校長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牙含章在民族理論、宗教、藏學研究方面開展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書為牙含章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比較全面地收錄了先生相關學術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經歷了五種社會經濟制度,即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度、封建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將來必然要發(fā)展到它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政治經濟學就是要按照歷史的順序,依次地闡明這五種社會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孫健文集(第
《孫健文集(第4卷):中國經濟通史(1949-2000年)》主要闡述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到20世紀末,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并探求其規(guī)律性。 《孫健文集(第4卷):中國經濟通史(1949-2000年)》分國民經濟恢復與第1個五年計劃時期的國民經濟、社會主義經濟的曲折發(fā)展、社會主義
《孫健文集(第3卷):中國經濟通史(1840-1949年)》研究從遠古中國人類產生時起,直到20世紀末,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和規(guī)律性!吨袊洕ㄊ贰贩稚稀⒅、下三卷。上卷是古代卷,時間從遠古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社會形態(tài)。下卷是現(xiàn)代卷,時間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孫健文集(第2卷):中國經濟通史(遠古-1840年)》主要闡述從遠古時期中國古人類出現(xiàn)起,直到公元20世紀末止,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和規(guī)律性。中國經濟通史(古代部分)主要闡述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社會形態(tài)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演變。
至少在公元前一千年,北京就開始了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周初分封諸國,薊城是召公受封燕國的都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薊城是廣陽郡的治所。 《孫健文集(第1卷):北京古代經濟史》論述北京古代的經濟歷史問題。 《孫健文集(第1卷):北京古代經濟史》從遠古起到公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止,
本卷收錄的是《哲學導論》一書,主要論述作者個人哲學觀點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從歷史的角度,講主客關系式的傳統(tǒng)形而上學到人與世界融合為一,注重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轉向;從理論的角度研究西方現(xiàn)當代建立在人與世界融合為一基礎上的“在場”與“不在場”相結合的生活哲學。所涉及的領域除哲學本身外,還包括美學、倫理學和歷史哲學。
本書所輯為張勝友的影視政論作品,各篇文章議論風生,旁征博引,資料豐富,雄辯滔滔,具有極大的說服力。而作者的文學筆法,時將詩情畫意與議論結合,將議論變成影視圖像的畫外音,這就使他的全副筆墨不但具有理性的沖擊力,還具有藝術的感染力。讀張勝友的作品,我們不僅獲得審美的感受,還會獲得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