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自省意識明確的詩人,作者寫下這些"只言片語",這些書信日志、筆記漫錄,意在觀察自己寫作的出發(fā)、進程、理想和困擾,以及因之而來的對詩人之病理和倫理的分析。雖然作者聲稱,"并未刻意營建所謂的寫作詩學",但書中文字,在在指向對寫作行為及結果的觀察、反省。全書分為言辭、詩話、隨筆、閱讀等五個部分。
達斯坦(DAsTAN)在現(xiàn)代維吾爾語種表達“史詩、敘事詩”之意,維吾爾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都擁有達斯坦體裁。在《維吾爾族民間達斯坦》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我們搜集整理和轉寫翻譯的維吾爾民間口承達斯坦作品及其故事梗概。這是首部國際音標拼寫和漢文翻譯對照達斯坦書面印刷版本,收錄了86個達斯坦故事梗概和11個達斯坦口頭記錄文本,
陶淵明為什么遲遲出仕,他在仕隱之間徘徊的文化心理是什么?他的由仕而隱,到田園中的耕讀勞作,是否實現(xiàn)了生命價值,得到了精神的皈依?在他的歸隱生活中,飲酒、彈琴、賦詩、賞菊、植松等等,這些賞心樂事是否都具有理想人格的文化特征?從他生活的每況愈下,到晚年的安貧固窮;從他對生命的委運任化,到對死亡的超然曠達;從他的緬懷黃唐之世
《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鑒賞》選編先秦至近代的古典詩、詞、曲名作近五百首,每首詩詞均有原文、今譯、鑒賞,且以鑒賞為重點。不同于時下通常的詩詞賞析類圖書,本書是一本別有抱負的"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鑒賞性著作",它強調文學與文化之間的互文性,因此一方面著力于通過中國古典社會的物質文明、制度文明或精神文明闡釋具體詩篇中的"詩心"
本書以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中國大陸日常生活敘事為研究對象,勾勒出20世紀50-70年代中國文學中曾被“壓制”的日常生活敘事,如何在20世紀80年代的新寫實小說、20世紀90年代的都市欲望化寫作、新世紀以來“80后”創(chuàng)作群體的青春寫作和稍后一度聲名鵲起的“底層”寫作中一一被呈現(xiàn)的歷史軌跡。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也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辭優(yōu)美,但因為它的解說方式是中國傳統(tǒng)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評,所以一般讀者不易讀懂。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著名詞學大師葉嘉瑩的講內容。作者以深入淺出和典雅細膩的文字,為讀者講述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著名的“境界”說、詞與詩的美感
本書根據(jù)元代詩學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提煉問題,設置章節(jié),形成元代詩學的特有的框架。全書分十三章,首章概述元代詩學的發(fā)展歷程,以下分論元代詩壇風氣、元代詩壇性情論、自得論、風格流派論、詩風追求清和論、元人詩法、師古師心論、宗唐宗宋論、鑒賞論等。其研究方法將詩學觀念史、詩歌發(fā)展史、詩學學術史結合起來,對詩歌現(xiàn)象綜合考察,很好地充
《維吾爾語諺語與文化研究》上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結構、韻律、修辭和語義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下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游牧文化、漁獵文化、綠洲農耕文化、園林文化、手工業(yè)文化、商業(yè)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挖掘和透視。
先秦是文體的蒙昧時代,也是文章不受文體約束的時代,小說因而得以在子書和史書中發(fā)軔與生長。本書集中考察了先秦子史及后出典籍中有意虛擬且非寓言的敘事之文。經過考辨這些作品多已具備小說文體的基本要素。全書辨及從先秦至魏晉二十部典籍,小說作品數(shù)以百計,資料翔實,辨述明晰,匯展了中國小說碩壯童年的蓬勃氣象。
本書站在生態(tài)主義思潮作為人類"新文化"推動力的角度提出"生態(tài)啟蒙"概念,在為生態(tài)文學研究提供一種新思路和方法的同時,以"批判性"思維切入當代小說生態(tài)書寫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理清偏誤,對新世紀文學具有介入意義;從狹隘的"自然"關注進入深層次的價值考量和批判,融入了各種學術理論和多維度融匯的思路,是對生態(tài)批判的系統(tǒng)性研究,拓展了
九十年代以來,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鄉(xiāng)下人進城現(xiàn)象,涌現(xiàn)出一大批鄉(xiāng)下人進城小說。鄉(xiāng)下人進城是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癥候,涉及到的不僅是社會學、政治學的問題,更是作家的文學想象問題。《作為想象的底層:當代鄉(xiāng)下人進城小說研究》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對這些小說進行研究,主要從小說修辭和意識形態(tài)角度考察鄉(xiāng)下人進城小說,前者從人物、情節(jié)、敘事、母
《智慧知識書系:唐詩宋詞簡明讀本》收錄了初唐詩歌,盛唐詩歌,中唐詩歌,晚唐詩歌,唐五代詞,北宋詞,南宋詞。
我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沿著荊州古城墻散步。信步走上城墻,頭頂是白云蒼狗,腳下是荒冢野花。高塔映著夕照,閃現(xiàn)出古銅色的光澤。炮臺悄然屹立,似在追憶著當年的烽火。風過汀州蘆蕩,隱隱送來古剎飛檐下鳳鈴的聲響。置身于天光水色之間,思緒若有若無;托體于歷史與文化之中,心靈遂與萬物同化。這樣的散步,是一種精神的逍遙游。我在散步的時
在編排上,本書以文學史跡為經,以名家名篇為緯,經緯相網(wǎng),十分有助于大家系統(tǒng)掌握古代文學、文化知識。就史而論,本書著意闡釋了各個歷史時期產生的文學形式及其特點;就文而言,則遴選了這些歷史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并對這些作家及其作品進行了較為翔實的解說與賞析。這樣編寫,一是便于自主學習,二是益于擴展文學視閾。若能認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閱讀《水滸》札記
《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套裝上下冊)》正文中作家的排列,以作者的出生年代為順序,同一生年者,以卒年為主;生卒年代不詳者,酌情排列;個別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作品,按作品反映的時代內容排列。全書參考歷代其他重要注家的成果和當代學人的研究,對460多篇古代詩文進行了現(xiàn)代學術觀點的詮釋。書中所收的作品均從通行本,一般不出校記。書
《中國書籍文庫:詩詞類鑒》即從比興意境類、托物言志類、一字立骨類、直抒胸臆類、虛實映襯類、情景關系類、嬉笑怒罵類、用典使事類、名詩專講類、鏗鏘名句類、依“我”紀行類、褒貶論詩類以及白描類、烘托類、干謁類、諷諭類、翻案類等十七個類型對中華古典詩詞進行細致的分析鑒賞。分析鑒賞不僅是技巧性的學問,更反映了一個人的自學能力。它
《中國書籍文庫:<紅樓夢>研究新論》簡要介紹了《賈府示意圖》,論述了大觀園的原型、《紅樓夢》的成書過程、群賢接力撰寫《紅樓夢》、人物原型、創(chuàng)作時間、小說時間錯亂問題、有關曹雪芹的系列問題等等。《中國書籍文庫:<紅樓夢>研究新論》還論述了《紅樓夢》的語言藝術、風格、結構、美學觀、世界觀、主題、藝術描寫、思潮、至境等等。
本書是探討唐宋詩詞的專著。唐宋文學是中國文學研究中的“顯學”,可謂歷久彌新。新時期的唐宋文學研究由文學本身的研究轉向多學科交叉研究,并在多學科交叉研究中產生了許多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本書參考了學界認可的文學史著作,根據(jù)作者多年的教學研究的經驗,吸取了現(xiàn)在的新思想、新成果并融會貫通,寫了這部專著。梳理唐宋時期詩詞的發(fā)展脈絡,分
為充分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和交流,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特設立《當代中國學術文庫》,以利傳承精神、接續(xù)道統(tǒng),以求推廣學術價值、彰顯學者思想!端拇蠊诺涿陆庾x》將堅持“廣泛征集、嚴格把關、精心編校”的工作原則,專門收錄學術類研究論著。通過對書稿選題的嚴格把關,著力體現(xiàn)學術研究的獨創(chuàng)性和科學性;通過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