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前后八年多的辦學,在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研究上,卓有成效,公認創(chuàng)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其中在學術研究上,雖然戰(zhàn)時研究條件艱苦,但成果豐碩,單就地理學而言,雖只有張印堂、洪紱、林超、陶紹淵、鮑覺民等教授,但出版了數部具有開拓性意義的地理學專著,發(fā)表了諸多地理學方面的論文,成為近代地理學史必須關注的重要學術成果
本書是戴逸先生多年來研究近代史的精華文章結集,收錄了《論天朝田畝制度》《戊戌維新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潮》《辛亥革命的教訓和社會主義的選擇》等五十篇文章,內容涉及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戊戌維新等重要歷史事件,涵蓋了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的方方面面。
面對難民危機與英國脫歐的時代變局,歐盟受到了挑戰(zhàn),作為歐盟大國的德國該何去何從?為從歷史語境出發(fā)審視德歐關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于2017年7月1日—2日舉辦了首屆德國史博士生學術論壇,F將30余篇會議論文結集出版。內容涉及歷史上的法德關系、思想文化與德意志特殊道路、第三帝國時期的德國、德國的歐洲還是歐洲的德國,及當代德
《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年刊,面向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促進和推動國內世界近現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個學術交流的園地,辟有史學理論研究、全球史研究、國際關系史、地區(qū)國別史、博士生論壇、爭鳴、書評、史學資料、研究綜述等欄目,對于推動中國的世界近現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
本書將從政治參與、經濟發(fā)展、文化教育、身份認同和社會變革等方面展示阿拉伯少數民族在以色列建國近七十年來的生存狀況,并通過對以色列政府、執(zhí)政黨及猶太主體民族對境內阿拉伯少數民族的政策和態(tài)度進行分析,揭示以色列作為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如何在國家安全、國家的民主性與國家的猶太性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使得以色列國家及猶太主體民族
陳厚群自傳:追夢人生
《王天有史學論集》收錄了作者生前撰寫的史學論文、札記、序、評等三十余篇,主題集中于明清政治史,對于明代歷史中的“大問題”、熱點問題,如明代的歷史地位、鄭和下西洋、東林黨議等,多有涉及。如《晚明東林黨議》一篇,詳細論述了東林黨的起源、流變、在明代晚期所發(fā)揮的作用等,并給予了詳切公允的評價,曾以專書形式發(fā)表,至今仍是該領域
《蟬蛻晚清大變局中的經學家》以深沉、典雅的敘事手法,為晚清以樸學大師孫詒讓為首的一代知識分子存影寫照,展現了身處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他們所遭遇的空前的復雜情勢和分化結局、選擇依賴或掙脫傳統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時的矛盾心理和精神危機,更寫出了他們各各不同的精神突圍方式:有人抱殘守缺,消沉墜落,有人遷延不定、進退失據,也有人
本書?R編清代金石著作《金石一跋(二跋、三跋)》《授堂金石文字?m跋》《古墨?S金石跋》《金石?h?a》《金石?h?a?m跋》《雍州金石記》《唐昭陵石蹟考略》七?N,希冀爲?L安?W、地方史、?W?g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Y料,以促?M?W?g研究及社會文化的?l展。
本輯刊發(fā)考古發(fā)掘簡報4篇,公布了重慶涪陵、湖北宜城、四川安岳和廣西梓平四個地點的考古新資料;收錄論文8篇,分別對三星堆遺址、新一村遺存與十二橋文化的關系、石寨山文化的同心圓紋盤與玉溪刺桐關遺址的性質、西南地區(qū)考古出土的漢代瓷器、川渝地區(qū)漢晉墓出土撫耳俑、湖南地區(qū)青瓷盤口壺、云岡石窟第13-30窟,以及動物糞便分析及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