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慶祝北京大學考古百年新中國考古專業(yè)教育七十年而編輯的學術論文集。全書共收錄學術論文43篇,內容涵蓋舊石器、新石器、夏商周和歷史時期考古,也涉及佛教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文化遺產、建筑考古、博物館學和考古學史等領域,整體上反映了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和不同領域關注的前沿問題。
本書是量化歷史研究的專業(yè)性輯刊。本輯內容涉及國家間長期經濟發(fā)展差異與語言根源研究,政治制度與銀行行為研究,方志、族譜的量化應用研究,文化、地理與歷史時期人力資源區(qū)域分布研究,通商口岸、鐵路與近代教育發(fā)展研究,太平天國戰(zhàn)爭對近代人力資本影響研究,以及書評、研究回顧等。其中不乏名家新作和青年學者的力作。本書論述規(guī)范,頗具學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也是我國上古神話的寶庫。 本書由三位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作。藝術家們以傳統(tǒng)文化讀物《山海經》為依據,精選了《山海經》中230只異獸,繪制出了精細絕倫的畫作,并梳理《山海經》原文,集結成高品質收藏畫冊。 本書適合喜歡《山海經》、喜歡收藏畫冊、喜歡傳統(tǒng)文化的讀者、美術繪畫愛好者及專業(yè)美術繪畫者收藏和閱讀。
1587年2月8日,斧落的瞬間不僅斬斷了前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脖子,同時擊碎了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絕對王權的假面。本書從信息控制的視角審視1587年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死刑運作與事后的政治余波,層層解析伊麗莎白一世統(tǒng)治盛世表象下的多重權力危機:信息渠道的被動、黨爭制衡的失靈、女性宮廷的政治邊緣化,以及
第三帝國的最后一個星期開始了。希特勒已死,但是戰(zhàn)爭還未結束。一切看起來陷入停滯,卻又處于令人屏息的暗動中。元首的繼任者鄧尼茨逃到弗倫斯堡之后,盟軍繼續(xù)大步前進。柏林放棄掙扎,C集團軍群在意大利投降。著名記者、傳記作家福爾克爾·烏爾里希以天為單位描寫了這個沒有盡頭的“零點時刻”,用無數證人證言的歷史馬賽克拼
河洛地區(qū)家譜文化研究
本書從文獻學角度對中國東漢至元代石刻書人身份特點和歷史變遷進行了詳細考察,對漢魏六朝石刻書人身份及石刻文獻的偽托、附會、錯訛和闕疑等加以考釋甄別,探討了隋部分石刻書人、石刻斷代和五代以前的書學問題,并由石刻書人對北宋御書院的祗候官詳加考辨,梳理了遼金元石刻書人及其身份,對元代奎章閣書家與鑒書博士進行了個案研究!禕R》
本書探討契丹王朝(907~1125)獨具特色的政治軍事制度。作者對斡魯朵及其州縣的管治、中央政權機構的特征及功能、五京建置、禁衛(wèi)軍制度,以及糺軍等史界爭議的問題,做出了全新的詮釋,從而為深入觀察及認識由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的遼政權的統(tǒng)治體系提供了歷史的新視角及研究的新途徑。本書的附錄,在補充考證契丹官名詳穩(wěn)、遼代科舉、五
密云水庫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和水資源戰(zhàn)略儲備基地。本書收錄了近10年(2011~2020年)在密云水庫采集到的161屬367種(含變種和變型)浮游生物。其中,浮游植物98屬262種,包括藍藻門17屬43種,硅藻門23屬71種,金藻門4屬7種,黃藻門3屬3種,隱藻門3屬4種,甲藻門5屬9種,裸藻門4屬14種,綠藻門
本書精心選擇了90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學家,通過簡明、活潑的文字,帶我們走近這些科學家,循著他們的人生經歷,傾聽他們的事跡,分享他們的喜悅與歡樂、挫折與痛苦,了解他們高尚的品德,勤奮好學的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家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為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學家們的優(yōu)秀品質更是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