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濤先生是我國著名書畫家,自幼深得其父林半覺教誨,奠定了書畫篆刻的根基,尤其以焦墨畫、篆刻獨樹一幟。近年來,林漢濤苦心鉆研,將焦墨畫與篆刻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畫中有印、畫印合一的繪畫形式。畫冊,收錄的即是此類繪畫樣式的作品,有一百余幅。林漢濤的“繪畫印譜”創(chuàng)作,延續(xù)了中國文人畫詩、書、畫、印合一的傳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強化了畫和印的相互關系。其中的“繪畫”,是他的焦墨畫。傳統(tǒng)的水墨畫在筆墨上多采用水、墨結合的形式,而林漢濤的焦墨畫則使用枯筆渴墨,墨色濃重蒼老,畫面沉著雄渾、大氣磅礴。他以焦墨表現(xiàn)桂林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的作品,獨具一格。“印譜”,則是他根據(jù)畫面意境所篆印章,或為吟詠山水意境的詩句,或是抒發(fā)懷古幽思的短語,還有其父林半覺的印章,等等。印章在畫面中的位置也經(jīng)過精心的推敲,在內容和形式上均與畫面相協(xié)調。林漢濤的篆刻本身即可單獨成為一件藝術作品,而畫與印的巧妙結合,在畫面中相映成輝。
將焦墨畫與篆刻結合,應該是林漢濤的首創(chuàng)。《林漢濤繪畫印譜》一書,是林漢濤首次將這一新穎的繪畫形式呈現(xiàn)出來。書中既會如實呈現(xiàn)作品的原貌,也將個別印章放大,讓讀者既能品味畫作,又能細讀篆刻印章,對這一藝術形式有全面的認識。對于書畫界的同仁而言,林漢濤的嘗試也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方向,此書也會成為不少書畫家創(chuàng)意靈感的來源。
林漢濤,我國著名書畫篆刻家、藝術評論家、文史學者。1940年7月生于桂林,是我國已故著名金石篆刻家林半覺之第五子,長期受教于其父半覺老,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藝術熏陶。從唐醉石、徐松安先生習書法,從林半覺、馬萬里先生治印,從王霞宙、張振鐸先生攻國畫。數(shù)十年潛心研究,鍥而不舍,書畫作品上百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或被博物館、紀念館勒石及收藏。書畫作品及其制品廣泛流傳到美國、法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qū),為有識之士收藏珍愛。林先生是我國南方焦墨山水畫壇的杰出代表,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廣西會員,桂林林半覺藝術陳列館館長,國家高級美術師,廣西賀州學院終身名譽教授。桂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委員會主任、林半覺研究院院長,桂林理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顧問。在廣西賀州學院及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qū)建有大型林漢濤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