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房山《四十二章經》15方碑刻的拓本,并用現(xiàn)行簡體字和標點符號校點了這15方碑刻。該碑文為明代書法家馮保所書,并且由明人劉效祖作跋,因此本書中也收錄了《明史·馮保傳》以及劉效祖的傳志,讓人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房山《四十二章經》的刻經始末。
1. 《四十二章經》作為佛教典籍流傳深廣,本書所收錄的是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的《四十二章經》碑文,與通行版本不同;
2.明朝太監(jiān)馮保手書碑文,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3.碑文后刻有明劉效祖作的跋,可以更好地了解刻碑始末;
4.書中收錄了馮保和劉效祖的傳記。
序
上方山峰峰隱寺,寺寺藏寶。而寶中之寶,便是明萬歷五年(1577 年)銘刻在兜率寺大雄寶殿后壁的《佛說四十二章經》。此經集結了佛陀有關持戒、忍辱、斷欲、精進、觀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語錄,言簡義豐,明了易懂,通攝大小乘一切教義,涵諸法要,為佛教弟子燭燈示徑。
房山區(qū)文物保護所是房山區(qū)文物保護調查與研究的專門單位,主要承擔房山區(qū)內文物的考古調查、勘探、修繕和研究工作。
房山四十二章經拓片
佛說四十二章經
房山四十二章經拓片錄文
馮保傳
劉效祖?zhèn)?